“中国最早的陶瓷制作遗址在淄博,中国最早的官窑雏形——陶正官窑在淄博发扬光大……”
“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让我们文化从业者振奋的消息”。从注册蹴鞠和足球起源地商标开始而投身于文化产业的于剑已经把文化作为他终身事业,如今他又找到了新的动力和源泉。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注重知识产权的获取和保护,不能局限于还原复古,更要服务现实,要改变重有形产品、轻无形产品,重企业实体、轻商业模式的传统思维,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创造市场价值。”虽然只是文化产业的新兵,但于剑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淄博人,最有义务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从2004年注册蹴鞠到2011年注册“陶正官窑”,于剑的文化视野逐步扩大,但都没有离开淄博这方热土。随着市委、市政府打造“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品牌以来,燕山大学硅酸盐专业的于剑又回归了他的老本行。
“淄博地区的陶器烧造跨越4000余年,有着完整的发展序列。早在一万年前,沂源‘扁扁洞’的先民们拉开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历史的帷幕,8000年前的临淄‘后李遗址’也出土了多件陶器。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官窑的始祖——周朝负责陶器生产的官员‘陶正’是在临淄发扬光大的。因时局动荡,周朝的陶正——陈完逃到齐国,被齐桓公重用从事筑窑烧陶工作。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陈完烧造的陶器工艺精湛、质地优良,专供齐国国君及供奉周朝之用。此人去世后谥号‘敬仲’,是现在临淄区敬仲镇的最早出处。”
为了深入挖掘陶正这一本土文化资源,于剑不仅注册了“陶正官窑”品牌,更与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合作,开发了鲁青瓷、蹴鞠瓷等产品,使得“陶正官窑”形神兼备。
为什么选择鲁青瓷作为“陶正官窑”的代言?鲁青瓷是史上最早的瓷器,是世界四大青瓷之首,其发色采用独特的窑变工艺,需经过三次烧制才形成最后的神奇之色。于剑告诉记者,“陶正官窑”的鲁青瓷玉质感强,2010年荣获第三届山东省文博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