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茵堂一直被收藏界认为西方私人手中的最好的中国瓷器收藏。在国际市场上可谓是一块金字招牌。几年它不仅刷新了明代瓷器的交易记录,还让我们隐约的看到了当年的青花热。
香港苏富比于2011年10月5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除了一贯备受藏家青睐的常设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外,苏富比更再度呈献超卓之欧洲名藏──“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这次拍卖合共推出超过 310件拍品,总估价逾 11亿。可谓大手笔。
单说玫茵堂珍藏一场就推出逾40件拍品,总估价超过4亿3,000万港元,大多为明清珍品,品味典雅、清华美韶,尽显御窑登峰造极的烧制技术。其中两件单品的估价都过亿,这些都显示了苏富比对“玫茵堂”三个字的信心。拍卖结果证明,玫茵堂依旧是一块金字招牌。
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 Nicolas Chow)在拍卖结束后表示:“从今天玫茵堂珍藏的拍卖情况,中国收藏家拍场内,争相竞投最上乘的佳器,当中《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更以1亿6,866万港元高价成交,刷新明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于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拍卖,32件玫茵堂珍藏的旷世珍品,总值近5亿6,000万港元,每件拍品平均以1,750万港元成交。”
仇国仕的名字或许不是那么熟悉,但是谈及他的祖父仇炎之(Edward Chow)大家都会联想到“玫茵堂”。玫茵堂意为‘Hall among Rose Beds’(掩映于玫瑰花丛中的厅堂)。居住在伦敦的独立学者Regina Krahl是研究中国瓷器的专家,她在1994年出版了第一本《玫茵堂中国瓷器珍藏》,将玫茵堂的两位主人苦心孤诣多年收藏得来的瓷珍故事娓娓道出。
在西方,提到中国的艺术品收藏,玫茵堂藏瓷可谓私人藏家的个中翘楚,和阿尔弗雷德·克拉克(Alfred Clark)及玻西瓦尔·大卫(Percival David)齐名。(阿尔弗雷德·克拉克和大维德均系热心中国古瓷收藏的学者,其收藏是除却北京和台北的大型博物馆藏之外最为重要的中国瓷器藏品。)被苏富比称为“玫茵堂主人”的是瑞士商人斯蒂芬·裕利和他已经过世的弟弟吉尔伯特·裕利。现年93岁的瑞士商人,出生在菲律宾,兄弟二人经过多年的苦心,将他们父亲在马尼拉创立的商行发扬光大。今天的裕利集团是亚洲领先的医疗服务及药品提供商,并且是该这一地区最大的农业综合企业,年营业额达120亿美元。这个集团的大部分现在仍然为家族所有,为这对兄弟创造了可观财富。
裕利兄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他们在新加坡的合伙人购买中国艺术品,早期,从古代青铜器到晚期的瓷器,这对兄弟对中国艺术品存有广泛兴趣。但他们按照年代将各自的兴趣进行了划分:吉尔伯特专注于新石器时代到宋代之间的早期陶器,斯蒂芬则将精力倾注于元明清三代的瓷器。
后来合伙人将仇炎之介绍给这对兄弟。仇炎之是战后知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和经销者,他多年在上海、扬州经营古玩生意,因其眼力极佳,收藏了大量的瓷器精品和高古青铜器。谈及仇炎之收藏之丰富可举例一二。仇炎之生前就曾在1979年卖给上海博物馆瓷器167件。1980年过世后,其家人把他的毕生收藏委托苏富比拍卖,1980年暮春及秋季拍卖其175件藏品。1981年及1984年又分别拍卖其收藏的古玩精品,这些拍卖曾经引起极大的轰动,收到空前的效果,并从此掀起了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拍卖高潮。当时仇炎之驻香港,1967年,仇炎之从香港移民欧洲,定居日内瓦,这其中受到了斯蒂芬许多的协助,二人成为好友。在收藏方面,玫茵堂的藏品数量也在仇炎之的协助下数量渐丰,并且获得了数件重要的珍藏。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玫茵堂其实是在菲律宾的瑞士藏家斯蒂芬和吉尔伯特·裕利在仇炎之和桂斯·艾斯肯纳奇的协助下历经50余年而成就的。它以其艺臻技绝的御制瓷器举世闻名,为史上最精炼的私人御制瓷器收藏之一。收藏囊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历朝瓷器中最上乘珍品,被认为是仍在西方私人手中的最好的中国瓷器收藏。
这次拍卖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那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此瓶高36.5cm。当时估价就高达8000万至1亿2000万港币。最后以1亿6866万港币成交,它刷新明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梅瓶绘折枝花果纹以明朝永乐年间最为著名。此瓶其身巨大,上饰十组折枝瑞果纹样,绘画细腻生动,为后期小型青花花果纹梅瓶奠定下了基础。现存这类梅瓶成对十分稀少,只有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有一例可做对比。此器形比例得当,是永乐年间一件难得的精品。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这场拍卖另一个亮点是两件出众的粉彩典型器。一件是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大清乾隆年制》款,高 51 cm。估价8,000万至1亿2000万港元,最后成交价为9026万港元。中国瓷艺发展到清十八世纪随着崭新色釉之研发达至臻美顶峰清,遂绘制出万至诸多精巧细致的花果枝叶纹样,如见是次清乾隆九桃天球瓶,及清雍正粉彩过枝月季梅花图大盘。所饰桃枝成双,蜿蜒交锁,瑞果硕结,斑斓炫目,色彩动心,搭配井然,花别树异,画艺至臻,其用意隽永,寄寓丰实长寿。此瓶之华丽构图遂成就乾隆时期经典绘瓷纹样之一。另一件出众的粉彩则是清雍正粉彩过枝月季梅花图大盘,《大清雍正年制》款,高50.3cm。成交价4994万港元。
从这个拍卖结果来看一方面显示了“玫茵堂”这块金字招牌的号召力,另一方面可看出青花依旧热度不减,以苏富比为例,根据数据显示明代青花之前最高拍卖纪录为:明宣德,青花“鱼藻纹”棱口洗,4299万人民币。粉彩最高成交价为:清乾隆,粉红地“锦上添花”粉彩通景“山水庭廓”图双耳撇口瓶(一对),成交价8661万人民币。明代青花瓷并未变现出今天这种强势,但是从这场交易来看,无论从品相还是从估价和成交的差距来看,青花都表现出了强势的态势。这场中的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山形爵托2866万港元成交,远远高出估价1000万港元至1500万港元。这让人想起来当年的青花传奇,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当年在伦敦佳士得的成交价是2亿2861人民币,但那一年是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