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的紫砂茶具,世上独一无二的尤物,来自宜兴的土地,文化的故乡,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象代表,彰显了陶都的骄傲。千万要一路好走,其间,包括爱壶者的呵护和关怀,制壶人的自重和自律,还要一个和谐的环境,让这人类的遗产迈步千秋,独领风骚。
紫砂陶以造型丰富,古朴敦厚见长。紫砂款识与其它陶瓷制品的款识不尽相同,别具特色,已成为紫砂艺术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把没有款识的壶,使人感到不完整,价值平平。一把款识不好的壶也使人感到艺术内涵不够。历来制壶高手、名家,对用印钤款都是十分讲究的。用印钤款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艺术素养,壶外工夫于此也可见一斑。用印不当会弄巧成拙,“佛头着粪“,反之却能”锦上添花。

图:台湾皇殿瓷青花斗彩描金浮雕龙7头高档功夫茶具
紫砂款识与古代印陶相比有它独有的特点:第一、刻款多为楷书,具晋唐遗意。用玺印钤压的款识,风貌 汉印、明清流派印很多是近似的。有的款识直接借用名家印作,如顾景舟用一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为清代篆刻家吴熙载作品的仿制。紫砂款识所用文字多为楷书,小篆和缪篆。从书法的角度欣赏紫砂款识,远不及古印陶的丰富、清新。紫砂款识所用印章的章法大多显得规正、严饰,有一定的艺术品价值和欣赏价值。有一些印也许是工匠自制的,比较粗劣,用字往往有误。第二、紫砂款识所表达的内容,除制作者、定制者、监制者、纪年等以外,还有斋、馆、室名,多主寓意的闲章。商标款也出现了,古印陶的内容就单调得多,这与印章的发展(唐代以后才用斋、馆、室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古印陶中有肖形印,这在紫砂款识中尚未见到。第三、紫砂有了款识,这是由实用品转为艺术品的标志之一。这样就有了名人名作,便于鉴赏识别。款识与作品连成一体,一壶千金,不足为奇。紫砂陶的爱好者、收藏者、鉴赏者、研究者日益增多,促进了紫砂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伪作,真伪之鉴别,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