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下午,南昌湾里区招贤镇红湾公路旁的工地上,发现了数座古墓。9日,南昌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中”字古墓外围清理。
●罕见“中”字古墓再现南昌
9日下午,记者发现墓葬的区域已经用警戒线围了起来,其中一座墓葬已经显露了雏形。
记者透过施工时压坏的墓顶,可以看到墓室有不少积水,两侧各有一个耳室。“这个只是墓葬的‘客厅’,还有前后室没有显露出来。”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说,从墓葬的砖纹以及形式来看,可以确定是六朝时期的墓葬,更精确一些,则可以到东晋时期。不过具体的墓葬时间,还是需要等待进一步发掘。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这是一个“中”字墓葬,现在显露出来的部位正是中间的“口”字。
据了解,此类墓葬形式始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商代和西周两朝。南昌首次发现此类型的墓葬,是在2007年的青云谱梅湖发现的六朝古墓。李国利介绍,“中”字墓葬在南昌还是很少发现。由于墓葬比较大,此次发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上世纪70年代曾出土瓷器?
目前,考古专家只是将工作台面清理出来,计划将整个墓葬的外形显现出来以后,确定墓葬的前后室,再打开封门砖放水,然后进一步发掘。
考古专家初步观测,这座“中”字形古墓可能被盗过,至少是有“干扰”的痕迹。对此,当地的村民也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过该墓葬。当时还出土了一些瓷器,不过被砸碎了。专家表示,即使该墓葬没有文物出土,但作为少见的墓葬形式,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相比精美器物来说,考古专家更期待墓志铭出土,确定墓主身份。
●古墓墓主身份难考证
在距离“中”字墓葬不到5米的地方,还发现了另一座古墓。该座古墓规模也不小,内部也有耳室,但不是“中”字墓葬。李国利介绍,这座墓葬和“中”字墓葬应该属于同一时期,而且很可能是同一个家族。
在距离这两座古墓数百米的地方,还有两处古墓。不过,专家初步判断其时间要晚一些,而且可能是另外的家族。此外,考古专家要考证墓主的身份和相关历史记载并不容易。
据了解,湾里区最早是安义县、新建县、永修县的交界处。后来,三县分别“割”出一部分区域,合为湾里区。因此,湾里区的地方志并不全面。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此前,湾里区曾发现一座将军墓,尽管墓志铭记载了墓葬的将军身份。但专家并没有在史料中找到该将军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