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越窑青瓷有“传人”

发布:2012-1-28 14:04:48  来源: 搜狐网 [字体: ]

   因了对越窑青瓷的恒久念想,我特意前往世界青瓷发源地浙江上虞,拜访一位痴心传承越窑青瓷的人“东山越窑青瓷坊”主人、54岁的董文海。

   对越窑青瓷而言,其釉色深沉、幽静而含蓄,釉彩晶莹鲜润,这一定程度上归功于烧制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而董文海恰恰独具慧眼,能够发现别人不易发现、发现不了的问题,从而始终把温度控制在最佳状态。于是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董文海理所当然成了“上虞陶瓷厂越窑青瓷研究所”组建者,实施“仿六朝越窑青瓷”科研项目的参与者。经过百余次试制研究,陶瓷厂终于成功仿制越窑青瓷。作为有功之臣,董文海也因此当上副厂长,并主持全面工作。

   “越窑青瓷,是浙江璀璨文化的骄傲,如果我们放弃传承,就会失去青瓷传统工艺,就是对文化历史的不负责任。”董文海的一番话,让我霎地想到,他将“东山越窑青瓷坊”驻扎在东山脚下,是因为东汉中晚期,上虞境内的小仙坛成功烧造出成熟瓷器,是国内外陶瓷界公认的世界青瓷发源地,而今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是因为窑寺前古窑址,是上虞迄今为止发现的一处官窑窑址,而今是省文保单位。据资料记载,上浦的古窑址占了上虞整个古窑址的60%以上,由此也印证了“东山再起”地的上浦在中国青瓷制造史上的重要地位。离东山愈近,离小仙坛、窑寺前愈近,意味着的是离上虞制瓷先人愈近,如此,亦愈能沾染其智慧其灵气。

   董文海的“东山越窑青瓷坊”,恰似一面风月宝鉴,闪着幽蓝的光,静静地放置在人们眼前,让一切的动感此刻俱成多余。而其仿制的种种越窑青瓷作品,更是一块块镶嵌在东山间的碧玉,透露着丝丝古意。这仿制的越窑青瓷不仅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而且能用一种近乎透明的记忆,帮助我们去追寻已经流失的岁月,收集不见踪影的过去,真实地享受历史;甚至能把历史精髓的光环,沿着时间之维,照亮今天,并折射到未来。

   在董文海的样品陈列室,他仿制的200余种越窑青瓷,无不给人以美的冲击,每一件都被他仿效得形神逼真、美轮美奂。是啊,在董文海的“东山越窑”里,纯手工的制作方式让越瓷保持了古代瓷器的器形、纹饰等风格,尤其是用手工进行刻画、拍印、压印、戳印、模印、堆型等装饰,使制坯原料、花纹装饰十分接近原物,从而大大提高了仿制的质量。也难怪,他的一些仿制品,因仿真而逼真,曾经善意地骗过了多位收藏高手。尔后,自揭谜底,才令“上当”者大发感慨。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导、副教授,文物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少华,专程赴“东山越窑青瓷坊”参观,他由衷地说:“这是别人所没有的,作品有自己的个性,能够区别于龙泉青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关宝琮闻名而至,他看过一只青瓷粉盒后说:“技巧章法没什么可说的,仅仅是这种单纯的意象,就具备了一件好的艺术品所应有的全部要素,简单、雅致、通俗。”国家博物馆一级文物征集室主任、研究员耿东升,在看过董文海的作品后,一下子买走了一只净瓶和一对羊尊。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家尧,不仅自己带着朋友来看,还邀其系统的一大帮人专程前去观赏。他动情地说:“在众多仿越窑青瓷作品中,这里的仿制档次最高。而看到过的古代越窑遗址中,你们这里的窑寺前遗址最好。”

   法门寺地宫里的那些“秘色瓷”,其胎壁薄匀,色泽绿黄,晶莹温润,如玉似冰。当梦里西施终于容颜微启之时,人们终于慨叹:“秘色瓷”虽受千年前的诗人竭力比附而赞叹,但并非高不可盼。当董文海仔细看过法门寺地宫里的“秘色瓷”照片,尤其在与窑寺前古窑址中的“秘色瓷”碎片比对后,他更确信了自己的判断。于是,当“秘色瓷”碎片的各项数据出来以后,董文海便开始了自己的仿造。不知经历过多少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的比对辨正,有一天当3件青灰湖蓝色仿五代盘和荷花碗经了1300度的高温煅烧,在冼净铅华后终于闪亮出炉的时候,他哭了感念曾经辛勤的付出,更庆幸自己满当当的收获。“起初,当我细细观赏这3件作品时,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新生的"秘色瓷"竟如此光彩夺目。色如山峦之翠,釉似玉石之润,在光线的照射下,似有一泓清水缓缓向我袭来,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还能看到不同的颜色,这显然是仿制品中的绝品。

   手捧董文海五代“秘色瓷”作品,情不自禁里,我随口吟出五代时的一位诗人徐夤赞叹“秘色瓷”的诗:“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供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如果说,千峰翠色,明月春水,构成一代又一代人对于“秘色瓷”的千年梦幻的话,那么,董文海对“秘色瓷”的成功还原,终让人们相信:“秘色瓷”不再是隐于云端的遐想,而是可以捧掬在手的文化遗存。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