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新闻网2月23日讯(记者 朱勇)在淮安及周边地区,提起陶瓷收藏,清河区的朱嘉麟是业内人士常常提起的一位名人。在他家里,记者看到,偌大的一间房子里,收藏的各个年代的陶瓷上架摆放,整齐划一,种类齐全,花样繁多,保存完好,还有专人护理。近年来,曾有不少西安、合肥、无锡等地的陶瓷爱好者来他家参观、学习、切磋。
朱嘉麟告诉记者,他对陶瓷感兴趣还得从15岁那年一件小事说起。有一天吃晚饭时,他一不小心将吃饭的碗掉落地上摔得粉碎,这个碗摔坏了,父亲可心疼哪!这个碗,是父亲在涟水保卫战中,他的一个江西景德镇的战友送给他的。据父亲说,这位战友后来在战场中不幸牺牲了。之后,父亲为了怀念战友,特地去了景德镇一次,在市场上又买回一个类似摔坏的瓷碗留作纪念。
这件事给朱嘉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长大后,朱嘉麟对陶瓷渐渐地产生了兴趣。朱嘉麟说,随着对陶瓷知识的深入了解,他越发喜爱陶瓷了。“陶瓷因其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享有‘薄如纸、亮如镜、声如馨’的美誉。”据朱嘉麟介绍,工作以后,只要发现陶瓷有好看的,他便零零星星地往家买,摆在大桌上、窗台上、床边上、锅灶上。“记得我在80年代刚工作的时候,当时家里居室很小,我住处的桌椅凳子上无法放置,收藏的陶瓷只好放到床底下,想看的时候,就拿出来欣赏欣赏。”
搞收藏,一要有经济来源,二要有地方摆放,否则,烦恼多多。朱嘉麟从18岁开始买陶瓷,没工作的时候,买陶瓷的钱都是父母给的零花钱。工作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朱嘉麟手里的资金比过去要宽松一些,也有了新房子,他便有了将床底、墙旮旯摆放的陶瓷“重见天日”的想法。于是,他专门腾出一间近17平方米的房子用于摆放陶瓷,并依据陶瓷器型大小设计图纸,特地请木匠到家量身定制专用货架。陶瓷易碎,搬运这些“宝贝”稍不小心就会鸡飞蛋打白忙一遭。为了搬运这些“宝贝”,朱嘉麟请了十个搬运工,各有分工,他坐镇指挥,花费4天时间,终于将这些陶瓷摆放好。
朱嘉麟收藏各种陶瓷至今,有大、中、小累计939件,其中有一些还是珍品。几十年来,朱嘉麟到过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宜兴、景德镇、香港、澳门等,所到之处,无论他是公务出差也好,消遣旅游也罢,他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去寻“宝”。
多年来,朱嘉麟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专心收藏陶瓷,爱护陶瓷,走过常人难以走过的辛酸路。虽然面临困难重重,但他仍知难而上,执著追求,终于成为一方收藏陶瓷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