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关于芝麻烧饼的故事
在进入正题之前,请允许我讲一桩关于芝麻烧饼的江湖传说。
江湖上曾经一度盛传一桩奇闻——烧饼界的大佬牛大和丁四因为芝麻烧饼的“发明专利”掐起来啦。牛大是丁四的房东,丁四人很老实,是牛大的优质房客,每月按时交租,烧饼展厅装修得跟王宫一样,给牛大赚了不少面子。两家的关系原来还可以,后来因为两家都卖起了芝麻烧饼,竞争加剧导致利润下滑,牛大就写了状子把丁四给告到了官府。芝麻烧饼比烧饼卖得贵,因为芝麻产生了附加值,牛大觉得自己注册了芝麻烧饼的专利,又财大气粗,三拳两脚就可以把老实巴交的丁四撂倒。其实江湖上卖芝麻烧饼的又不止丁四一家,可房东牛大一根筋,就是认准了丁四,一直追着屁股掐。
但牛大没想到的是,丁四虽然老实,却不傻,和牛大越掐战斗力越强。两家对掐了五年多,谁都掐不死谁,累得半死,只能脸红脖子粗地怒视着对方,一直就这么僵持着。旁边劝架看热闹的先是不理解,后来觉得好无聊,纷纷打着哈欠说:“没劲,别掐啦,干脆回家洗洗睡好过。”丁四不表态,直杵杵瞪着牛大。牛大转过头悄悄叹了口气,对自己媳妇说:“打了这么多年,花了那么多钱,实在丢不起这个人啊。”牛大媳妇很不理解,说:“既然你这么讨厌丁四,索性把咱们的房子收回来不租给他,把这厮赶走,眼不见心不烦不就完了嘛,咱又不缺那几个房钱,你这又是何苦呢。”牛大默默听完媳妇一席话,嘴角痛苦地抽搐了一下,眼眶中泪光隐现,只能哀怨地闭上眼睛,不发一言。
我的N个不理解
言归正传,牛大和丁四的芝麻专利官司和陶业江湖第一案“洞石案”十分相似,原告和被告不仅仅是同行,还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牛大和丁四“专利纠纷案”的关键是芝麻如何撒到烧饼上形成芝麻烧饼,而洞石官司的核心是如何形成立体孔洞。这两场马拉松式的官司持续互掐了四五年,双方都消耗了无数精力和财力,早已疲惫不堪,可是谁都无法一招制敌,至今仍只掐个平手。
关于“洞石案”,我首先不理解的是,作为陶业大佬级企业的东鹏为什么要对自己的“房客”穷追猛打?东鹏瓷砖声名远扬,是行业公认的一线品牌原文出处是华夏陶瓷网。东鹏同时还搭建起了佛山陶瓷的主要商贸平台中国陶瓷城和总部基地,为佛山陶瓷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嘉俊陶瓷是行业新兴品牌的标杆性企业,定位高端,是行业微晶石领域公认的领导者之一。嘉俊和博德两个叶氏家族兄弟企业嘉俊和博德,都是总部基地的优质房客,他们的展厅是总部基地的地标性建筑,尤其是嘉俊展厅装修得富丽堂皇,尊容华贵,确实如皇宫一般,为房东不仅挣了面子,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连前来视察的省市领导都啧啧称赞。然而作为房东,东鹏为什么要揪住自己的优质房客不放?东鹏这么做难道就不怕打跑了自己的优质客户,也影响到其他“房客”的信心吗?要知道顾客是上帝啊!我真不理解。
同样,我也不理解,东鹏当初和现在同时欲起诉的有数十家陶瓷企业,可为什么逐渐就缩小打击范围,只把矛头对准了嘉俊?难道是做单枪匹马的孤单英雄力有所不逮,逐渐改变策略,捡个软柿子重点突破?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一次无疑是看走了眼,伸手摘软柿子却抓到了刺猬,深深扎入手心,想甩也甩不掉,让东鹏这只大鹏无从下嘴。
我还不理解,原本与嘉俊是“兄弟”的强硬派的鹰牌为何突然变卦,丢下并肩战斗多年的兄弟嘉俊中途溜号,跟东鹏重新认了亲戚,拜了把子,丢下嘉俊一个伙计和东鹏单挑。虽然东鹏和鹰牌是一条街道上长大的兄弟,可嘉俊成长的地方离石湾街道也不远嘛,难道“法律制裁”也要分亲疏远近?所以,我搞不清:既然东鹏和鹰牌能够和解,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跟嘉俊坐下来谈判和解?
冤家宜解不宜结
我忒不理解,掐架有什么好的,大动干戈,劳民伤财,每天绷着脸对身体又不好。其实说穿了,打官司就跟打架一样,如果三拳两脚就把对方打趴下反而利索,好歹就只有那么一下子,你痛快他也痛快。最恶心的就是像现在这样,谁把谁都打不死,时间长了谁都不好受,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烦都烦死了。
综上所述,“洞石案”越来越演变成了一场无趣的战斗,就连旁边起哄架秧子的人都跟着闹心,想走又不甘心,看了这么长时间连个结果都看不到,早知道这样,当初干点啥不好,非要凑这个热闹。所以,这里要给掐架的双方一句古训:冤家宜解不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