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广东产区>>|
潮州:从重资源转向重文化

发布:2012-3-29 15:41:31  来源:  [字体: ]

近年来,潮州的周边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相继把发展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位于两大国家级经济区叠加部位的潮州,区位优势正逐渐凸显。潮州市委书记许光坦言,打好文化经济牌、特色经济牌、港口经济牌,是潮州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事实证明,潮州充分发挥了文化瑰宝在城市升级中的“引擎”作用,文化附加值已成为“潮货”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文化与经济相融合

  “十一五”时期,是潮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在此期间,潮州交出了一张成绩不错的答卷:GDP年均增长13%,后来居上领跑粤东四市。更重要的是,“特色产业牌”、“潮州文化牌”、“港口经济牌”齐头并进,“一名城两基地”焕发魅力,一个宜业、宜居、宜游,古典与现代交融,既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又兼具时代文明的现代化名城呼之欲出。

  在全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浪潮中,潮州牢牢依托文化优势,促进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如今,潮州文化与经济融合蓝图越发清晰。特别是在海西、珠三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潮州从“国角省尾”转身为广东东大门,成为粤闽之间的“桥头堡”。闽南文化一脉相承,丰富的临海资源一旦激活,潮州必将成为广闽大经济圈内最重要的增长极之一。

  调结构促发展

  早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潮州就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突出位置,强调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注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过去5年,潮州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1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比2006年的320.7亿元翻一番,5年年均增长13.2%;人均生产总值2.41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年均增长12%。

  2011年,潮州市62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77.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38.6%。过去5年,潮州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3.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32.9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43项,完成投资339.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2.3%。目前,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效应进一步增强。

  据悉,今年潮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体现三大特点:一是宜居环境工程、现代服务业工程、工业项目、能源保障工程等将成为今年项目投资的四大板块;二是项目投资主体社会化,民间投资比重持续上升;三是今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实施,是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增长要素。

  与此同时,潮州进一步加强产业规划,完善产业链条。一方面推动特色传统产业如陶瓷、食品、服装、不锈钢、水族机电等加速建成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电力、石化产业,尤其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集约融合、优势互补的具有潮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潮货”放大城市品牌

  漫步潮州街头,牌坊街、陶瓷城那些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给这个古城增添了强劲的经济活力。

  许光坦言,扩大内部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根本之策。

  近年来,潮州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上取得很好的成绩,特色产业产品颇受欢迎,并有企业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和零售商。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年均增长19%。随着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广东潮州陶瓷暨特色产品(上海)展销会”、“广东(潮州)赴北京商品大集”等展销活动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产品内销比重从2006年的61%提高到75%,有效地扩大了“潮货”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空间和知名度。

  特色产品内销竞争力的日渐提升,反过来推动了特色产品进出口总量的大幅增加。2011年,全市进出口总值4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值2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年均增长11%。企业对外投资步伐加快,累计设立境外投资企业13家。

  目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潮州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美国芝加哥国际酒店用品及餐饮食品展等展会。

  如今,潮州已成为全省3个获得国家首批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签发资格的地区之一。

  为特色产业注入文化因素

  近年来,潮州市大力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借力文化创意加快特色产业高端化进程,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新路。

  在借力文化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潮州市积极发挥潮文化精细的特质,在特色产业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大力推动潮州优秀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增加产品的文化特色,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潮州特色产业高端化。

  潮州的陶瓷产业无疑是潮州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最好的例子。潮州的陶瓷业源远流长,分为工艺瓷和日用瓷两大门类,当国内其他陶瓷产区仍在固守工艺瓷、日用瓷泾渭分明的界限时,潮州市的陶瓷产业已走上一条“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工艺化”的独特发展道路,通过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提高产品文化含量和附加值,使潮州陶瓷在国内外市场大放异彩,无论生产数量还是工艺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7年,潮州就着力建设中国陶瓷创新基地及陶瓷文化创意园,

  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更多地关注文化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和引领,促进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

  不止是陶瓷业,在潮州的八大特色工业中,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在内的“六大创新”工程,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这背后,是潮州从“卖资源”到“卖文化”的转型,是紧紧抓住潮州文化的精细特质,把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陶瓷、服装、不锈钢、食品等特色产业,从而推动特色产业优化升级。

  借助潮州文化的张力,潮州的服装、食品等产业也在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成就了五金、服装、旅游、港口等传统或新兴的产业,文化附加值已成为“潮货”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在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实践中,潮州以发展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主攻点,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包装和宣传,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资源转化,全市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2011年,潮州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18.5万人次,旅游收入63.4亿元,年均增长17.1%和18.2%。

  更重要的是,经历这一轮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后,潮州“特色产业牌”、“潮州文化牌”、“港口经济牌”开始齐头并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古典与现代交融,既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又兼具时代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初具雏形。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