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窑咯……”6月11日,全国文化遗产日点燃复烧之火的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开窑亮宝,上千件仿古陶瓷经过1360摄氏度的烧炼浴火初生蜕变成精美的瓷器,引来现场人们及游客的赞美和欢呼声。

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开窑(一)

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开窑(二)

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开窑(三)
“开窑咯……”6月11日,全国文化遗产日点燃复烧之火的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开窑亮宝,上千件仿古陶瓷经过1360摄氏度的烧炼浴火初生蜕变成精美的瓷器,引来现场人们及游客的赞美和欢呼声。
当天上午8点38分,在古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把桩师傅胡家旺和众窑工师傅的“开窑”口号声,明代葫芦窑正式开窑。随后窑工用太平钩敲开葫芦窑窑门,一件件精美的仿古陶瓷从窑炉匣体搬出,在众窑工的手中传递。虽然此时窑内的温度还有六七十度的高温,但在场的各位都被这一情绪所感染。而来自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瓷路》纪录片的两路记者也在紧张的摄制,记录这一美妙的瞬间。
古窑民俗博览区复烧管理部主管付金标介绍:经过窑工师傅2天的满窑,明代葫芦窑于6月9日上午复烧点火,经过一天的烧窑和一天的冷却正式开窑,窑内大概有上千件仿古瓷。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所保护中心主任周荣林对记者说:“复烧很成功,品种有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明永乐宣德的青花器物、明洪武的釉里红、明成化斗彩半成品等。釉色体现了柴窑烧制品的滋润白如玉的特质,青花、釉里红的花色达到了理想效果。可以说无论是器型还是图案样式,都烧制的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