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三产促经济繁荣,抓民生促社会和谐,抓文化促魅力提升,科学定位助推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通道”。今年1至5月份,全区完成社会总产值32.24亿元,同比增长15.58%;财政总收入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25%。日前,该区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该区2011年度和谐社会建设考核在全省100个县区中名列前茅,获得了江西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珠山区紧紧抓住我市被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的历史机遇,依托城区优势,拓展平台空间,大力发展三产经济,形成了传统商贸与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的格局。以珠山中路为中心的商贸圈、以浙江路为轴心的市场群、以古街为代表的特色街繁荣发展,使该区传统商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的特点。同时,以交通物流、楼宇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进一步提升该区三产经济的内质与活力。去年实现三产税收36786万元,同比增长49.1%,占财政总收入的73.47%。其中交通运输业税收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59.90%;全区楼宇(总部)经济企业总数达24家。
和谐社区建设既是珠山区工作重点,也是该区的特色优势。该区从建立健全“保民生”体制机制入手,围绕加强就业再就业、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等,构建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民生质量显著改善。电厂留守处社区的“妈妈防火团”,黄泥头社区的“爱心团”,昌河街道各社区的“社区QQ群”,马鞍山社区的“金牌调解”,浚泗井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珠山区创新社区管理的亮点与特色层出不穷;今年1至5月,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00人,城镇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零就业安置率”达100%;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2398户2526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394.6万元。
加速文化与创意经济、旅游经济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发展的硬实力,是珠山区坚持科学发展的又一明晰思路。该区利用辖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打响了“古镇珠山”品牌,打造了“大师汇”文化创意一条街、创业服务示范街等陶瓷文化特色街;围绕辖区内的古里弄、古窑址、古作坊、古民居等陶瓷历史文化资源,切实做好保护和开发,促进了陶瓷文化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化。在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4.69亿元的基础上,前5月旅游实现总收入17.90亿元, 同比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