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江西省景德镇市:弘扬陶瓷文化精髓 创新社区人文关怀

发布:2012-6-25 14:34:54  来源:  [字体: ]
 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俞定珍

  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含着鲜明的道德视境与浓郁的人文关怀,突出体现在影响心灵和心性的品格关怀,探索生命存在和质量的生命关怀,以及追求个人与社会融合的社会关怀。挖掘、弘扬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对创新社区人文关怀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生态”的改变,对做好新形势下社区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社区多样化发展。今天的社区,有保持原有风貌的老街区,有兴于80、90年代的企事业单位福利房社区,还有新发展起来的新型楼盘。从城市社区所处位置而言,有的是人口导入区,有的是人口导出区,有的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伴随着土地开发带来的动迁,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群向城乡结合部转移,而在城市中心区域,高档楼盘的开发和建设,吸引着富裕人群。居住对象的不同,居住环境的不同,群体需求的不同,居民的“心理观感”大为不同,决定了社区人文关怀工作的差异性。

  2、“单位人”向“社会人”衍变。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双轮驱动下,单位之间、行业之间之间的人员流动不断加速,个人活动的范围也由具体部门扩大到社会层面。在这过程中,人们对企事业单位的依存度在降低,反之,人们对社区的归属度在增强。社区在接触人、联系人、融洽人方面的功能和责任增大。这一特点不仅提升了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也为重视和加强社区人文关怀提供了依据。

  3、社区“空巢”现象日益凸显。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推行,原来平衡的家庭关系和分工结构被打破,“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进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空巢期也越来越长,在老城区以及旧式工房社区,几乎成了老年人的天地。“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缺少照料,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老年人在家中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悲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自杀现象增多。如何针对老年人群开展有效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4、社区矛盾错综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成为各类矛盾和问题的“集散地”。无论是企业转制,还是城市建设中的动迁,诸多矛盾最终都会反映到社区之中,成为矛盾冲突的集结点;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家庭矛盾和冲突困扰着社区工作者,传统的直接干预方式现在不适应了,“不管不行,管又管不了”的两难境地对社区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社区建设在理念、机制和硬件上,与日益增长的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蕴育着丰富的人文情结和韵味千年窑火,铸就了景德镇“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独特文化现象。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悦和亲仁。景德镇的陶瓷从器形和内容上看,大多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人们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价值取向。比如,以龙、凤、鹤为题材,生动体现了人们对友善、祥瑞的追求;景德镇陶瓷还通过观音、菩萨、张飞、关羽等一系列人物画面和动作,巧妙弘扬了宗教和儒家思想,把博爱平等以及忠、孝、仁、义等思想直观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尚美”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2、包容开放。景德镇瓷业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门户开放、兼收并蓄。南宋时北方连年战乱,大批陶工纷纷南迁,景德镇帮助他们融入陶瓷生产,有效地将“流民”化为人力资源。元代时,引进并采用波斯青花釉原料。清康熙年间,引进西洋珐琅彩料,并借鉴了欧洲油画装饰技巧。在陶瓷贸易方面,明清时期就在全国各地开拓了市场,并使景德镇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远销到欧洲、非洲,形成“陶舍重重依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的壮观景象。

  3、创新不辍。景德镇瓷业的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创新与突破。在制瓷技艺上,宋代创烧了莹润素雅的“影青瓷”,使“景德窑”不胫而走、天下皆闻,从此跻身于全国名窑之列。元代创烧了青花与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绘瓷,结束了我国只能烧素瓷的历史。明、清两代先后创烧了斗彩、五彩、甜白等一系列名瓷,显示了不竭的创新活力。在生产管理上,元朝设立“浮梁瓷局”,开创了瓷政先河。明朝创办御窑厂,对陶瓷生产进行明确而又细致的分工,催生了我国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清朝实行“官搭民烧”制度,促进了民窑的较快发展。正是这种“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再前驱”的创新精神,使景德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以优秀陶瓷历史文化推动社区人文关怀、和谐发展1、人文浇灌,构建社区精神家园。深入挖掘蕴藏在民间的鲜活故事、瓷业习俗、制瓷理念和工艺,并将其融入社区环境,围合更多富有人情味的“里坊空间”、“有根建筑”和“有机社区”,强化社区的向心力和亲和感;依托社区邻里节、市民学校、老年大学等载体,通过瓷乐、瓷舞、瓷剧等艺术形式,以及现代传媒体系,展示陶瓷历史文化个性和积极要义,提升陶瓷历史文化对社区居民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广大社区居民老有所乐、少有所学。充分利用官窑博物馆、民窑博物馆、中国陶瓷馆、陶艺基地等一批以陶瓷为特色的城市文化设施,对广大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爱家乡、爱社区教育,增强他们的地域感和归属感。

  2、心理疏导,培育社区和美风尚。景德镇是一个传统手工业城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轨变型的过程中,下岗工人多,债务负担重。而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搞陶瓷创作、艺术品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大师、陶艺家的收入相对于产业工人、普通群众高出许多。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容易造成社会心理失衡,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景德镇先人“碎石成泥,泥做火烧”的忍性,引导城市居民以和美圆融、理性包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借助财税征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大师、陶艺家等高收入居民倾心倾力支持、奉献社区建设,培育互济互助、崇美尚德的良好风尚。

  3、务实创新,强化关怀内在动力。将人文关怀与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社区的“输血功能”,通过日常服务、重点帮抚、社会救助、慈善行动等多种形式,把党和社会的温暖送到广大居民的心中;提升社区的“造血功能”,依托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陶瓷“作坊经济”,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弱势居民创造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依托老城区丰富的陶瓷旅游资源,支持、鼓励社区居民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搞旅游开发,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创新社区管理,将社区组织的带头、示范作用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来,构建“人人关心社区、人人奉献社区”的良好格局。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