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行业俗语很多,不知是哪朝哪代开始用来约束瓷业工人的,但它却在陶瓷行业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定规。就像“潜”规则一般,简单易懂,不言而喻。
“出师”和“出家”
瓷业徒工学艺期满,经师傅、老板考试同意,即可“出师”,解除徒工身份。出师时要备酒三席,一席是本行街的师傅辈,一席为老板亲友,一席是自己的师傅,此为出师酒。
徒工出师,只能受雇于师家,虽工资与其他师傅一样,但仍干徒工时的杂活。只有在老板的同意下,才能“出家”,受雇于其他店坊。而“出家”后再回师家,才可与其他师傅一样同工同酬。

图:景德镇瓷器宫廷赏瓶之青花花瓶
图:景德镇瓷器名家手绘红彩荷花陶瓷双层保温杯
“洗澡”与“缴澡”
景德镇彩绘业中有洗澡和缴澡两个俗语。前者指瓷上绘画有错,要擦掉重画,名之“洗澡”,既幽默也可以避免更多重复的错误,毕竟娱乐的方式可以使人更加铭记以前的错误。后者指绘画时局部有误,需擦掉修改。无论“洗澡”和“缴澡”,凡从事瓷器彩绘的画工都经历过。
“打老鼠”
老板雇请照例要测试一下技术水平,即要求职者无偿画几件瓷器,如果满意就可雇用,否则就不雇用,这就叫“打老鼠”,好比现在职场上的录用帅选制度。
景德镇借用生活中的俗语用作行业的术语,既通俗易懂,也极含工艺要求的形象性。
“留人茶”和“起手茶”
旧时,景德镇制瓷做坯分圆器和琢器。圆器是指瓷器器型为圆形的,如盘、碗、杯、碟等;琢器是指不能完全依靠陶车制成的瓷器,如花瓶、缸、钵、盆、汤匙、镶器等。琢器坯房工人生活最苦,工作得不到保障。老板也想出一套决定第二年工人的办法:每年年底(即农历十二月间),老板要请留下的工人去喝茶,没被请去喝茶的工人,就意味着第二年被辞退失业,所以,后来就把老板年底请去喝茶的茶叫做“留人茶”。这样委婉地告知陶工们谁去谁留,不致引起冲突和不悦,因为大家心里都有数。
过去陶瓷行业开工生产叫“起手”,开工后不久,约在4月间,老板要请工人喝一次“起手茶”,或吃“起手面”,就是邀介绍工作的人和店内的同事进餐馆,每人吃一碗清汤,两个包子,讲一些“多多关照”之类的话。这是彩绘工人起手上位的行规,要求工人拼命干活,可以说是工人们向老板做出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