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虽然至今还称不上经济“大”市,但无论是在过去农业主导的时代,还是在工业化迅猛推进的现在,抚州经济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全省可谓独树一帜,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南丰的蜜橘、广昌的白莲、崇仁的麻鸡、东乡的生猪、南城的米粉、临川的西瓜等,这个农业大市产出的美味佳肴令人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在迈向工业化的征程中,抚州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新板块:金溪的香精香料、黎川的耐热陶瓷、崇仁的机电、宜黄的塑料、东乡的变性淀粉、南城南丰的食品加工等均成产业集聚之势;
激情澎湃的全民创业大潮,裹挟着抚州的泥腿子走出省门、走向全国,资溪的面包挺进全国近千个城镇,广昌的物流通天下,黎川的油画在深圳的大芬聚集成一条街,临川的建筑成为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如今一批批外出创业者完成了“原始积累”,又形成滚滚的返乡创业潮……
走进抚州,就能感受到激情与理性的共生效应。
面对经济落后的差距,抚州干部群众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潮,抚州要争得应有地位,最应做强的是工业经济,最具潜力的是县域板块,最需增加的是持续投入。然而,抚州干部群众又保持着理性,不搞小而全,杜绝“捡到篮里都是菜”,提倡因地制宜,扬优成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打响工业、县域经济和跑项争资“三大战役”,建设“幸福抚州”的目标激发出广大干群奋进思变的如火激情。
8月上旬,江西日报调研采访组记者,就全民创业、物流及省际贸易三个主题,深入抚州市的金溪、资溪、黎川、广昌、南城、南丰等县,观橘海、莲海、画海,看人流、物流、商流,探寻抚州经济发展的活力所系,思考赶超发展的潜力所在。
特色
块状经济各具魅力,省际贸易风生水起
抚州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就是实施差异化战略,以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自身优势。
特色一:块状经济特色鲜明,各展风姿
抚州各县区的产业特色非常鲜明,各县区都有自己显赫的招牌。作为农业大市,享誉海内外的传统特色产品多与“农”字结缘,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更多特色新产业已形成气候,资溪的面包,金溪的香料,黎川的陶瓷和油画,崇仁的变电器,广昌、南城、南丰的物流,临川的教育等等,从农业向工业、文化、教育、旅游、物流等多个领域拓展,形成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
广昌有两张牌子很响亮,一是全国最早设立物流局的县,被誉为“中国物流第一县”;二是“中国白莲之乡”。该县有5万人从事与物流相关的产业,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从事物流业,全年创造产值300亿元。广昌白莲三上太空育种,闻名全国。
黎川县每天出产5万个耐热陶瓷煲,全国每销10个陶瓷煲中,有6个是黎川人生产的;黎川县还有3000余人在广东、福建、北京画油画,在深圳、厦门都有黎川人聚居的油画村。
南丰去年产蜜橘12亿公斤,被斯大林赞誉为“橘中之王”的南丰蜜橘,已从昔日的皇家贡品、外交礼品变为大众果品,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的40多个国家。
工业化进程中,差异化战略同样得到体现。全省34个特色产业基地,抚州占6个。其中,金溪香料企业从无到有,已有32家,年产20万吨各种香料,预计今年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20亿元,超越江苏昆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香都”。
东乡有22家变性淀粉企业,年产量近30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带动农户种植原材料——木薯5.8万亩。还有宜黄塑料、崇仁机电、南城南丰农副产品加工都形成产业集聚态势,发展后劲十足。
抚州块状经济特色彰显并确立其在江西乃至全国的地位,很多是在近30年内完成的。尤其是广昌物流,有独步天下之气概。凡有汽车可到的地方,都有广昌人。与租车运输货物的传统物流不同,广昌人从事的物流多为成熟的第三方物流,这些公司大大小小4000余家,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利丰、成协等物流公司,网络遍及全国各地。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卖场的货物配送,基本上由成协物流完成。
特色二:省际经贸内涵丰富,领域广阔
传统意义上的省际经贸,在抚州市得到了充分演绎和不断提升。用抚州人的话来说,就是“通道经济”。尽管抚州铁路不发达,高速公路也是近几年才开通,但抚州有一个独特的地缘优势,就是处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交会中心。这是广昌、南城、南丰等地物流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黎川原是抚州市最偏远的一个山区县。当福银高速这条连接闽赣两省唯一的高速公路通车,最欣喜的当数黎川人。抢抓机遇,高速公路在建,黎川的招商团队就出征了。“对接海西经济的桥头堡”这张闪亮的名片,让黎川成了闽台经济的一块“飞地”。一个“鞋城”横空出世,聚集了30多家制鞋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著名的福建国安集团也在黎川大兴土木,建起五星级宾馆、风情一条街,以及国安文化广场、洲湖养老养生旅游;再加上外贸服装、陶瓷以及烤鳗、洋伞、宠物屋等以出口产品为主的外向型企业,承接闽台产业转移所创造的产值已占据黎川的半壁江山。
黎川对接海西经济的成功探索,同样是南丰、广昌、资溪等县的生动实践。
记者在南丰县见到了国安集团江西公司的经理周晓健。国安正在南丰打造一个比黎川面积更大,档次更高的商业项目,宾馆和商业街已基本成形。周晓健介绍,这个项目会融入南丰的橘文化和傩文化元素。宾馆的洗发精、沐浴露等用品已开发出来,一律飘着橘香,商业街上到处可以看见橘树,闻到橘香,听到傩戏。“任何一个外来商业地产项目只有融入当地文化与习俗,才会具有生命力。”周晓健的一番话,似乎揭示了国安在抚州投资一个成功一个的奥秘所在。
为什么不选择一线城市,而选择消费水平并不算高的抚州投资两个县?周晓健的回答很直白:“我们在沙县有一个酒店项目,有一支管理团队,抚州离沙县那么近,有利于我们管理,我们为什么不在这里投资呢?”
地缘相近,人脉相通,带来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的大交流。黎川陶瓷在改进燃料的过程中,一项重大革新就来自福建德化。黎川油画领军人杨吉荣,创业之初,就是到福建晋江画油画,从此一带十,十带百,发展到现在全县3000余人的油画大军。
大融合、大交流,让赣闽交界的抚州发生深刻变化。记者在广昌时,该县正与石城、福建的建宁共同举办“莲·廉”故事演讲比赛。抚州人说,高速公路助推抚州发展进入快车道。和抚州交界的邵武、南平、光泽、建宁等地,每年来到抚州访亲问友、旅游休闲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向莆铁路通车在即,抚州和海西经济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前景将更加广阔。
特色三:全民创业大潮奔涌,势不可挡
抚州常住人口393.78万,并不是很多,但全民创业氛围很浓。
小小资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约4.2万人走出大山,在外做面包,把近8000家面包店开到全国近千个城镇,并走出了国门,涉足俄罗斯、缅甸、越南等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面包之乡”。去年,全县面包产业年创产值40多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0%来自面包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该县面包大军中,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有2000多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近百户,过亿元的有10多户。
广昌县24万人口,有5万多人从事物流业,他们兴办的各类大、中、小型物流企业遍布除西藏、港、澳、台之外的全国28个省的大中城市,拥有物流公司4000多家,拥有运输车辆2000多辆,年营业额突破320亿元,赢得“中国物流第一县”称号。剩下的劳力,大多从事白莲种植业。每到白莲丰收季节,出现了城里人为莲农打工的场面。每公斤白莲去皮通芯,可得3元加工费。一天加工10多公斤可赚三四十元。
临川13万农民工外出从事建筑业,把脚手架搭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大中城市。“临川建筑”成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目前,在临川建筑界,“粗活拿得起,细活干得了”的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多。通过资源整合,临川形成了18家房屋施工总承包企业,“散兵游勇”变成驰骋全国的“正规军”。被称为“21世纪工程”的上海浦东机场,跨度为45米的上海宝山区体育馆,32层高的武汉川都大厦等,一座座精美的建筑都是“临川建筑”的实力体现。
像资溪面包、广昌物流、临川建筑业,这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成致富一方的大产业,充分说明了抚州作为文化之邦,农耕文化与儒商文化并重,在家辛劳耕作,出门以诚经商,催生了新时期抚州人敢闯敢干、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他们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在陌生的领域、陌生的环境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启示
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求富民与强县双赢
说到能人,全省各地也不少,为何在抚州,两个退伍军人走出去,开起第一家面包店,资溪的面包产业就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带出了一支4.2万人的资源面包大军?黎川的油画,从万异新、余长华、郗力波等人开始,为何能在深圳的大芬形成黎川人聚居的油画村?广昌从卢革胜在上海办物流公司发端,为何能带出5万人的物流团队?……
启示一:文化之邦厚德崇文,儒商文化品行为重
抚州商贸流通和全民创业的热潮,是临川文化中儒商文化的传承光大,并赋予了江右商帮新的时代内涵。
赣商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右商帮”,而这些“江右商帮”,又多属“抚州客”。明《广志绎》上说:“作客莫如江右,江右莫如抚州”,“视云南全省,抚人居什之五六”。抚州商帮讲究“贾德”,喜欢群聚经营、群聚居住;讲究白手起家,从小做起;讲究和气生财,团结互助。金溪雕版印刷业明清时期“籍著中华”300余年,至今赣抚大地流传着“临川才子金溪书”名谚。记者在竹桥古村参观,这里书商众多,村里三口呈“品”字形布局的水井,寓意着为人、做官、经商皆要“品行为先”,村内民居牌匾“居仁”、“由义”、“入孝”、“出第”等,无不传递着儒家文化精粹。村内的祠堂、学堂都是在外打拼的商人赚到钱后捐建的。浒湾书铺街正在规划修复,穿行在书铺街的石板小巷中,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生意兴隆通四海的壮观,体味到抚州儒商的鲜明特点:顽强奋进、以义取利、资助公益、回馈社会。
现代抚州人在创业过程中,“贾德”进一步发扬。广昌物流局局长吴玉香说,在物流业界流传着一句话:“广昌话就是保险”。创业之初,很多企业只要听说是广昌人,不用交押金,就会把货交给他们。这种信用一直持续到今天,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儒商文化对抚州人的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启示二:人无我有准确定位,人有我特做大做强
无论是农业主导型时代,还是迈向工业化时代,抚州经济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一点尤为可贵。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本土经济,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竞争格局中,只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强,才能逃避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空间。
在抚州,处处都散发着差异化发展所带来的活力。
金溪的香料从无到有,目前已聚集成势,在国内外市场争得一席之地。依靠科技创新,金溪香料自主研发新产品由原来的100余个增加到130多个,产业链条由原来的初加工、半成品延长至精油、化妆品等终端产品。记者在拓普克林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看到,原来一桶桶的香料半成品,在这里变成了女性钟爱的精油养身、精油美容、精油香薰及手工精油皂等数百种单品。创业返乡农民吴思进敢于吃“螃蟹”,从建筑业转身投入香料业,而且一脚踏入门槛高、风险大的终端日化产品之门,其独到的商业眼光、过人的胆识气魄,令20多家本土资深香料企业主也不得不折服。拓普克林结束了金溪香料“半途而废”的尴尬,产业链变得完整。随着生产工艺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金溪香料拥有市场定价权的产品由原来的天然芳樟醇等4个增加到二氢月桂烯等10个,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像芳樟醇等产品纯度的“金溪标准”已成为行业最高标准。
黎川陶瓷兴起也得益于其准确的定位。不要说全国有山东淄博、福建德化、广东佛山等陶瓷基地,就是省内以陶瓷为主导产业的地方也不少,黎川避其锋芒,错位发展,景德镇以艺术瓷和高档日用瓷为主,高安以建筑陶瓷为主,黎川则主攻耐热陶瓷。为了咬住这一产业,黎川历届县委、县政府帮助企业,密切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技术合作,推出一系列耐热陶瓷产品。黎川县陶瓷局党委书记彭运根告诉记者:“黎川为什么不上建筑陶瓷?因为地处偏远山区的黎川不具备产品大进大出的条件,燃料成本也没有优势。”
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自身的位置,才能闯出一条阳光大道。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抚州市两张傲人的名片。如何把生态优势和文化积淀转化成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抚州人做了有益的探索。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让资源禀赋优越的抚州市找到旅游业发展的新支点。资溪大觉山从沉睡到游客过百万,就是得益于大打“天然氧吧”这张生态牌。金溪挖掘象山故里、书香文化的丰富内涵,走文化旅游之路,带动生态旅游兴起。南丰的蜜橘景观、傩文化,南城的麻姑文化、黎川的船形古屋文化、广昌的曾巩文化等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古色、绿色、红色交相辉映,让人看到抚州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无限生机。
启示三:醒得早更要起得早,看准了就咬住不放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抚州,一个个草根创业能星火燎原,成就致富一方的大产业,除了能人带动,更令人称道的是政府这个伯乐当得好。
抚州从市到县、乡,各级政府都是吃饭财政,但对全民创业的扶持力度却毫不逊色于“财大气粗”的兄弟市县。
面包是舶来品,做面包的能人在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俯首皆是,但资溪面包这一草根经济却能在全国近千座城镇立足,其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政府这个靠山,让他们外出创业有了稳固的大后方。从亲帮亲、邻帮邻外出开店的“小打小闹”,到如今与元祖、罗莎、面包新语等业界巨人同台竞技,政府在人才培养、技术革新、营销创新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面对洋品牌、大公司、大财团冲击,2001年,资溪县成立全国首家面包行业协会,引导从业者转变经营理念,改进烘焙技术,并为遭遇官司和困难的创业者提供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2002年,在外开面包店的徐全龙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县城创办了民营培训学校,至今全县有两所培训学校,资溪因此成为烘焙人才的摇篮。门外汉在这里学习三个月可以自己开店了;想了解最新的行业技术,在这里可以随到随学。年近50的邹兵在郑州某高校开了家面包店,请烘焙师傅一月3600元包吃包住还难留住人,趁着学生放假,索性回资溪自己学技术。开学在即,他充满信心地说,现在请人成本太高,自己做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
目前,面包行业协会和党委正在引导面包户走品牌经营之路。资溪面包有限公司在绍兴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中央工厂,推出“资溪面包”品牌直营店100多家。资溪人在浙江宁波开的“爱心园”、在江苏海门开的“麦香人家”、在湖北恩施开的“全家蛋糕”等区域性品牌已成当地烘焙市场的宠儿。资溪人办的11家企业进入全国优秀饼店行列,实行品牌化经营的面包店有1000多家,连锁经营的有600多家,综合经营的有830多家,企业化经营的56家。与此同时,投资1亿元,占地60亩的面包产业化基地正在县城建设中,现已完成面包产业一条街建设,引进了30余家国内外一流的烘焙设备、高温奶油等相关企业入驻。
蜜橘到处都有,但南丰的蜜橘产业历经两次毁灭性冻灾、多次市场波动,却越做越大,同样就与政府一任接着一任的扶持有关。1991年冻灾后,政府从苗木供应、技术培训上扶持橘农,至1998年涨大水,南丰蜜橘从6.8万亩升至16万亩,其间市场流通不畅,全县各级干部广泛动员,利用外出开会、招商引资等机会当起义务推销员,帮助蜜橘产业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去年,南丰蜜橘已种植70万亩,数量的扩张基本饱和。2010年县委县政府就制定了为期5年的品质提升战略,培肥土壤,良种覆盖、节水灌溉、生物防治,及时引导橘农从以量取胜到以质求效。政府每年整合资金3000万元,对施有机肥、高接换种等实行补贴。
思考
科学谋划强化特色,自主创新绿色崛起
抚州归来,我们依然沉浸在抚州发展活力、魅力带来的兴奋中,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画好规划图
抚州市当前各项工作中,重中之重是三大战役之首的强攻工业,“植企业之树,造产业之林”。目前除了有色金属加工,正在努力打造更多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项目。当然,这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小而全和重复建设;更需要长期的扶持、培育,加快推进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产业集聚上下功夫,依托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思考二:坐好冷板凳
“坐得冷板凳,方有黄金屋。”坐得住冷板凳,是抚州加快发展中不浮躁、不冒进、不好大喜功的体现。比如,资溪最大的特色是生态,要发展工业想找块300亩连片的土地都难,劳动力短缺和交通不便也是制约因素,市里针对资溪的实情,重点考核生态指标,用实际行动支持资溪县打好生态、旅游、面包、有机农业四张特色牌。资溪人自豪地说,经济的落后是暂时的,十大景区建设让“纯净资溪”声名远播,去年全县接待游客1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9亿元。青山绿水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全县白茶从无到有,现有3万亩,其中不少是外地客商投资和本土面包户回乡创业。消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追求福及子孙的绿色崛起,体现出抚州在发展中坐冷板凳的定力。
思考三:打好创新牌
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是以新知识、新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只有重视技术创新,才能保住产业的既有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尤其是要注重高新技术的运用,它不但可创造新的工业群,还可扩散到传统的工农业,引起产品质量、档次的提升和新产品的出现。黎川陶瓷产业就面临二次创业的挑战,该县正突破燃料资源瓶颈,加快陶瓷企业与电器企业的嫁接,开拓新的生存空间。黎川的油画也到了上台阶的关键期,3000多油画工正在努力由临摹复制为主向原创转型、由“画匠”向“画家”转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育本土油画经纪人,以期该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广昌的物流企业正加快抱团整合,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朝着大型跨国物流公司的目标迈进。
抚州的优势在板块经济,板块经济异常活跃,底气十足,文化和生态资源都很好,只要坚持因地制宜,以差异化发展扬优成势,绿色崛起的抚州一定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