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 强信心
潮州陶瓷订单少一半 内忧外患提前“入冬”
眼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尤其是出口低迷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怎样应对这种产业低谷呢?我们选取了陶瓷这个既能反应外需又能反应内需的典型行业,来做一个分析。广东潮州是全国陶瓷生产企业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曾经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中国瓷都”但是,08年以来潮州部分陶瓷出口企业订单不足、成本升高等多重困难。不少陶瓷企业都觉得今年贸易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按往年的习惯,现在正值陶瓷销售的旺季,但在潮州的一个陶瓷批发市场上,记者却发现,整个市场特别冷清,甚至有的商户干脆关门歇业。
潮州陶瓷销售商告诉记者,本来这个时候都是应该生意很不错的,(现在)都比较淡一点,应该市场比较萧条。少了很多的,少了三分之一,我们以前每个月(销售)一百多万,现在八十几万,70来万,像今年比较淡一点,可能估计淡了(下降)差不多50%的样子。这里的销售商们直接面对的是出口经销商,因此对外需疲弱的冲击感觉更为直接。
潮州陶瓷销售商称,(出口商购买)量也没有以前那么大,而且每年他们来的次数很多,现在来的次数也很少了,进的次数也很少了,他们的外面的生意也难做,每个人都这样说的为什么订单少?全球金融危机也有一点影响,还有那个现在酒店市场影响比较大的话,跟房地产方面也有一定关系。
潮州一家知名陶瓷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需求减少,但陶瓷业的人工成本涨了近30%,原材料也涨了20%以上,加上今年2月欧盟对我国陶瓷餐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潮州的陶瓷业可谓是雪上加霜。
广东省潮州市伟业陶瓷有限公司黄伟权告诉记者,欧洲市场的订单大概要下降30%左右,然后加上内部这个原材料成本跟用工成本又在不断地攀升,但是这个你本身外部这个市场疲软,你这个订单不是很多,你这个价格又不能说比较大幅度的来提升,所以这给企业造成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汕头海关副关长吕文龙告诉记者,今年欧盟反倾销以来,企业的订单减少,摩擦增多,出口陶瓷首先出现负增长,据统计,1到8月份,出口陶瓷6.2亿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8%,行业面临发展停滞的瓶颈。
稳增长 强信心
另辟蹊径发新品 快速通关保订单
曾经很有名的潮州陶瓷,不仅出口疲弱,内销市场也比与去年下滑近20%。潮州的陶瓷业要么关门歇业,要么加大投入转型,这时订单就成了企业 “过冬”的储备粮。
记者了解到,多数陶瓷企业都已经认识到,死守原来的经营模式没有出路必须另避蹊径。黄伟权的企业就一边收缩战线,一边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因为现有产品的价格客户都非常熟悉,很难提价。只有通过设计一些新产品,用新的花色、新的器型去吸引客户。
广东省潮州市伟业陶瓷有限公司黄伟权告诉记者,比如说一个平盘假如它原来的价格是10块钱,但是经过我们创新以后,我们在这个盘子上面加上一些花纹,别人还没有这个产品你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新的东西,在市场上比较新颖,贵20%、30%的价格,客户也是能接受的。
新产品还可以作为开拓新市场的敲门砖。除了传统的出口地欧美,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开发俄罗斯、中东、南美和东盟的市场,来自新兴市场订单的增长了15%。
广东省潮州市伟业陶瓷有限公司黄伟权告诉记者,每份订单对我们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为了赶这个货期,一定要到晚上赶这个船去,赶不上船期,要到等下一班船,一个物流成本,一个违反,可能客户那边(合同就)违约了。
谁能抢到订单,就能抢到市场。因此,出口通关的效率高低就成了企业赢取订单的关键因素。
汕头海关隶属潮州海关关长李 亮告诉记者,就是企业的信用越高,我们给予越多的方便,就例如我们现在已经是深夜了,我们还在为他服务,因为他信用等级够了,我们就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广东长城集团(7.300,0.08,1.11%)副总裁肖辉哲告诉记者,那对我们企业来讲,你就能够迅速地把这个运输出去交给客户,使这个交货期不会延误,使我们信誉度提升,从而跟这个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稳增长 强信心
创新引领陶瓷企业节能降耗
潮州是名副其实的瓷都,目前有陶瓷生产厂家1万多家。以前潮州大大小小的陶瓷企业都把产生的废瓷大量堆放在工厂外,成为令人头痛的工业垃圾,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探索怎么能回收利用这些“下脚料”,以降低成本。甚至有些企业为了避免产生废料,干脆生产出了不是陶瓷的陶瓷,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由于技术水平不一,陶瓷行业废瓷率从10%到20%不等。因为废瓷不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很大。但眼下一些企业已经解决了废瓷黏性的问题,在原料里加入约30%的回收废瓷,成本也就降低了10%以上。
广东长城集团副总裁肖辉哲告诉记者,就是废瓷循环利用,这跟国家新的政策非常吻合,这个有什么作用,就可以降低成本,把这个回收再利用,主要还是把这个能耗降下来,
广东健诚高科公司总经理杨厥明告诉记者,因为这都是氧化硅做的,通过乳化,外观看起来是陶瓷产品。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新开发的玻璃制品。
杨厥明所在的企业原本也是一家传统的陶瓷企业,金融危机之后瞄准了高级乳白钢化玻璃餐具,但进口一条生产线就需要一千多万。
汕头海关副关长吕文龙告诉记者,如果是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只要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海关就可以给予免税政策,就可以降低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免除企业后顾之忧。
免税帮助了杨厥明的厂子转型,他们的新产品的原料可以反复使用,几乎是零排放、零污染,上市后有90%的订单来自于国外。
广东健诚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厥明告诉记者,去年(订单)是一千万美金左右,今年我们可以达到一千五百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