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福建德化:千年瓷都的创意产业转型之路

发布:2012-10-25 10:07:33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

        制模、成型、施釉……看着那些泥土在父亲的手里定格为美轮美奂的瓷塑,那是苏珠庄儿时最温馨的记忆。自16岁开始创作瓷塑,如今这已融入他的生命。

  在“中国瓷都”福建省德化县,这样的情景处处都有。陶瓷企业鳞次栉比,随处可见工人们雕刻瓷器,客人们忙着选购。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苏珠庄的蕴玉瓷庄藏在一条不起眼的小路里。“瓷庄是光绪年间我的曾祖苏学金所创,传到我手上已是第四代”。

  偌大的展厅里,布满了琳琅满目的瓷器,飞禽走兽、花卉虫鱼、敦煌飞天……都精致细腻、晶莹通透,充满典雅的书卷气。“我们的瓷器根本不够卖,尤其是一些西洋小工艺、日用瓷,更受市场青睐”。

  “真没想到老祖宗们传下来的古老技艺,竟然催生出偌大的一个新生产业。”苏珠庄说。

  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其陶瓷制作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其白瓷“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润如玉、声如磬”,尤富盛名。德化也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

  陶瓷业是德化的支柱性产业,全县现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上亿元,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然而,受外需不振、劳工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德化县陶瓷产业进入“内外交困”和“微利时代”。

  “千年陶瓷文化是德化的‘金名片’,我们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德化县政府副调研员黄发建说,目前德化通过以文化创意推进陶瓷业转型升级,按照“传统瓷雕商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思路,努力培育陶瓷文化创意品牌,推动陶瓷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

  “月记窑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位于郊区的一处清幽山坡上,旅德多年的陶瓷艺术家吴金填在这里展开他的创意陶瓷之梦。

  在土墙灰瓦的古窑前,吴金填一脸兴奋:“月记窑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对陶瓷文化资源的整合,已成为陶瓷制造和创意基地。”几年来,几十个国家上百位陶瓷艺术家前来创作。以艺术化、特性化为卖点的“心茶印器”供不应求。

  “现在德化陶瓷业每年至少创新产品二万件以上。”黄发建说,“许多像月记窑一类的企业通过创新走上了艺术化之路,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如今,德化县荣获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31件;全县共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6人、高级工艺美术师49人、工艺美术师408人。近年来,德化陶瓷业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德化白瓷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眼看着自己心爱的陶瓷技艺催生出如火如荼的大产业,苏珠庄喜在心里。不过,他觉得在推进陶瓷文化和产业的融合上,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以或调侃或讽刺的手法,创作出极具个性化的瓷雕作品,苏珠庄的这组《误读水浒》尤为惹眼。“产业化不能泯灭艺术性。传承千年的瓷塑技艺,必须融入时代的审美情趣。”苏珠庄说,这将是他此后的创作方向。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