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照亮德化瓷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发布:2012-10-29 9:53:26  来源: 泉州晚报 [字体: ]

  万年窑火经久不息

  照亮德化瓷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德化陶瓷文化景观长廊建设进入尾声,船形主城雕已“迎风而立”。据悉,这条投资约1000万元人民币的长廊全长4.7公里,包括高速路口的“名扬四海”船形主城雕、沿边坡31个大型考古仿瓷瓶、15组“瓷都风采”陶瓷文化小品、沿途8组“瓷艺岁月”陶瓷主题铜雕,以及沿线砌筑的长约1.6公里的文化墙。 (彭斌 摄)

  翻开德化陶瓷的厚重历史,很容易读到这样的字眼: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陶瓷被誉为“国际瓷坛明珠”、“东方艺术珍品”……在万年不熄的窑火的照耀下,寻觅着德化陶瓷的脚步,不难发现,作为文化符号的她不仅不会湮灭于岁月的渊薮之中,而且会让我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看清她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昨天 艺术珍品 “一笼白瓷一箱银”

  陶瓷邮票的发行只是德化陶瓷璀璨光辉历史的一个片段。

  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万年的光阴述说着悠久、辉煌的历史。

  唐代后期,德化陶瓷业渐呈燎原之势,编纂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陶瓷工艺专著《陶业法》。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商品,被大量销往东南亚、中东地区。1976年考古发掘的屈斗宫宋元窑炉遗址,坡长达57.1米,共有17间窑室,出土了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多件完、残瓷器标本,不仅填补了过去德化龙窑的空白,更成为宋元时期德化窑火旺盛的“活标本”。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明代德化生产的白瓷以色白质坚、釉汁温润、造型精美、装饰简朴等特点驰名于世,是我国南方白釉瓷器中具有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卓著产品,其色呈乳白或象牙白,俗称猪油白或葱根白,也有称为鹅绒白。此外,德化白釉瓷器胎质坚硬细腻,胎色纯白,胎壁较薄,特别是腹部与底部之间最薄,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瓷质透明,不但能映见指影,而且显出肉红色,独具特点。

  德化瓷雕塑在明代也达到高超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瓷业史上独树一帜。瓷塑的造塑优美,胎质细腻,瓷体密贴,施釉均匀,光泽如绢,凝脂似玉,淡雅可爱。特别是瓷雕塑大师何朝宗雕制的观音、如来、弥陀、达摩等塑像,其造型生动,仪态逼真,衣褶飘拂,线条流畅,造诣很高,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被誉为“国际瓷坛明珠”、“东方艺术珍品”,获得“天下共宝之”的高度评价。德化白瓷成为各国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珍品,更于明末清初时期出现了“一笼白瓷一箱银”的喜人景象。

  时至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奇斗艳,逐渐取代白瓷跃居主要地位,开创了德化窑彩瓷的新纪元。青花的花式丰富,纹画内容取材很广,有历史故事、人物仕女、生产活动、社会习俗、禽兽花果、山水景物和带有宗教色彩的纹饰。此外,青花画面明静素雅,笔法朴实粗犷,构图简洁舒展,充满生活气息,显示了民窑色彩或幽菁淡雅或浓郁艳丽的新风格。

 

  今天 国家名片 德化陶瓷走上邮票

  作为我市有史以来以地方题材独立发行的首套特种邮票,《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邮票近日举行了首发式。“德化瓷塑具有本土化、个性化等特征,能最清晰、最真切地展现地方魅力,是足以让德化人自豪的文化标志和文化形象。”德化陶瓷工艺大师们纷纷表示,德化瓷塑最终走上邮票这一“国家名片”,无疑是对德化陶瓷悠久历史和耀眼成就的充分肯定。

  欢欣之余,回首德化陶瓷的“申邮”之路,却是一路坎坷。“早在1951年10月,我国曾将德化瓷塑‘渡江达摩’作为特9《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的选题之一。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取消了。”谈起这段历史,德化县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王金镭满是感慨和遗憾,“要是那枚邮票发行了的话,就是福建省的第一张邮票,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张以陶瓷为题材的邮票了。”

  “申邮”之途被画上了休止符,然而,目标却从未放弃。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1995年3月,德化瓷塑邮票开始提出正式申报。“‘申邮’期间起起伏伏,但是在各方的努力下,每次都离目标更进了一步。”德化县邮政局局长许剑文兴奋难掩,“我们终于在今年9月28日等来了正式文件,‘申邮’之旅也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当德化窑瓷器走上特种邮票,华丽转身的时候,德化瓷的生命更在此刻得以升华。“邮票的发行,可以进一步弘扬瓷都文化,提炼和提升德化人的创业精神与精神境界,还可以整合德化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增添城市文化亮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柯宏荣说。在得知陶瓷邮票得以发行这一喜讯后,德化众多企业家也纷纷表示,邮票的发行,为德化经济发展注入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地方经济和文化。他们将以邮票发行为契机,将文化注入产品,提升产品档次,以此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明天 产业升级 打造“中国瓷谷”

  浓厚的底蕴、精湛的技艺等系列因素,为德化陶瓷在新时期的跨越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奏响“传统瓷雕商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嘹亮号角,逐步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并先后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等称号。

  2011年,全县拥有陶瓷企业1300多家,其中以工艺美术为主的陶瓷企业800多家,民营陶瓷科技研究所200多家,近10万人从事与陶瓷有关的行业(其中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达40多人),年生产工艺美术陶瓷近14亿件,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截至2011年,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中国陶瓷行业名牌14个、省著名商标26件、福建省国际知名品牌5个、使用德化白瓷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68家,并先后有“中国白”、“中华红”、“中国红”、“富贵红”等300多项产品在全国或国际上获奖。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传承德化陶瓷光辉荣耀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唱好“变”字戏是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发掘和弘扬陶瓷文化,建设高科技陶瓷生产基地,促进‘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打造‘世界瓷艺城’和‘中国瓷谷’,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德化县委书记吴深生对德化陶瓷新一轮的发展寄望甚殷。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