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不如原创
有人说,陶瓷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近一两年开始,行业步入下行期。生产线关停、企业和品牌倒闭、老板跑路甚至卖场关门的新闻不绝于耳,非理性繁荣与增长的结果是行业洗牌真正到来。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在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下,呈现低迷之态。国内市场则在楼市严厉调控,以及成本的持续上涨之下,亦遇到了“寒流”。多年来的规模扩张模式遭遇产能过剩、库存高启、成本增大、市场低迷等问题的同时“围攻”。后工业时代,留给陶瓷卫浴行业太多的难题和考验。借助创新、转型升级之力,破解难题,突出困境,陶瓷卫浴业面对全新棋局,需要动一番脑筋和智慧,花一番努力和拼搏。
日益上涨的成本压力让陶瓷卫浴企业苦不堪言,原材料、人工、经营费用,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成本要素,无一不是“向上看”的趋势。而且成本压力已危及企业生存,资金链危情已引发了关门、“跑路”甚至自杀事件。难怪今年“两会”期间有人提议通过减免税赋的方式为企业松绑。消化成本压力,成为陶卫企业的首要工作。或是走内部消化的路子,或是采取产品涨价转嫁的方式。两种方式都不为过,
面对后工业时代的棋局,破解之道,突围之法,见仁见智。面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国际需求趋于平衡,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将由过去的偏重量增到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及科技创新、设计研发、转型升级将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无一不在考验着陶卫企业的内功修为和发展智慧。
提升效率将成为后工业时代陶卫企业需要弥补或是完善的重要一课,生产效率、运输效率、仓储效率、管理效率,甚至资金周转效率。提升效率不仅是时代要求、发展的需要,还是有效降低成本的办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活力的方式。高压注浆、低压快排水、机械人施釉、低温快烧技术、宽断面节能窑炉等,生产装备、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升级,为陶瓷生产效率提升提供了十分给力的保障,也成为陶卫企业的追求目标和行业发展导向。提升效率同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也等于同期获得长足发展。
陶卫企业要关注经营模式的转型,产品生产从“模仿”到“原创”的转变,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到“现代化、精细化”的转变,并由此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国价格”向“中国价值”的转型。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叶向阳会长曾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六高(高产品及服务品质和性价比、高科技及文化艺术元素含量、高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高集约化水平、高信息化水平、高国际化水平)两自(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型企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后工业时代,陶卫企业需面对更加复杂和繁重的困境,需要建立全新的经营模式,即构筑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与竞争模式,其中创新是主旋律。同时要刻意打造品牌,成就陶卫强国。没有国际知名品牌是不称职的,也是空有其名的。陶瓷卫浴业面对品牌缺失的尴尬,时不我待、执著笃行。要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以及发生在陶瓷卫浴业的招工难、用工荒和人工工资上涨,都在教育和警示陶卫企业,以人为本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要注重经营思想的回归,制造产品先制造人,利他终会利己,经营企业即是经营人心,竞争的至高境界是竞合,致胜之道品质为先……所有这些睿智思想,将带给企业驰骋在可持续发展的大道上。
经营模式的转型,是陶瓷卫浴业获取参与后工业时代持续发展的入场券,它直接关系到陶瓷卫浴企业的持续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创新是陶瓷卫浴企业直面后工业时代棋局的一招棋。如:有陶卫企业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增加盈利点和面。从低质廉价,通过创新、设计等手段,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抛弃单纯的赤裸裸的涨价、提价,实现高质高价。通过品牌建设、靠品牌溢价创造新价值。或是专业化发展,走专一高端路线,成为行业标杆;或是多元化经营、跨界经营等,做大继而做强,成为行业发展的旗舰。持续盈利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陶卫企业若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必须具备持续盈利能力,而持续盈利能力,在后工业时代乃至更长远时期,必须依托创新、全方位的创新。
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一些企业通过向内挖潜力、实施精细化管控,创新管理模式、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挖掘成本潜力,化解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