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范围经济氛围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去年8月至今,北京共有12家各类家居建材卖场宣布关闭,另有几家正在准备撤场或搬迁。虽然撤店、搬迁之由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居行业现状并不乐观,也可以看出终端卖场所面临的经营压力不小。
终端卖场提前“冬眠”
“十一”黄金周过后,一年的销售计划基本完结,各品牌的经销商在这快要结束的一年中,到底收获如何,恐怕只有个人知晓。据记者走访终端时看到,如今大部分的卖场人气下滑明显,特别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各专卖店纷纷推出具有较大优惠力度的促销活动,刺激了潜在的消费人群,让平日还有些人流的卖场显得格外冷清,也让终端市场提前进入“冬眠”状态。
据了解,不仅是专业连锁的卖场呈现这样的状态,各区县卖场同样也呈现出这样的状况,但在经销商和店面的导购员看来,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北京的气温越来越低,这个时间段买建材装修的人也越来越少,也算是北京建陶行业的一个规律,加之今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整体的销售氛围不佳,所以以“3·15”,“五一”,“十一”为代表的传统的促销旺季结束后,市场马上恢复了平静。
斯米克北京分公司店面经销乔凯告诉记者,十月份以来,他们店面销售业绩还算不错,与上月相比有所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十一”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聚拢了一些终端零售的订单;另一方面在十月份他还接到两单工程项目,这样算来,十月份的业绩还算喜人,不过渐渐入冬,店面零售的部分只会越来越少,只能寄希望看是否还再接到一些设计师及工程的订单。与他有着同样境况的,还有位于闽龙陶瓷一条街内的北京海纳斯建材有限公司,他们经营ICC和强辉两个品牌,也是过完“十一”后,店面的零售便显得有些冷清,一方面是消费习惯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是由于大环境的不佳,让整个瓷砖的销售在这段时期都显得不怎么给力。
卖场扩张需改变模式
终端的卖场在零售上显得有些吃力,自然让入驻的品牌及经销商们备感经营压力,特别是在这样的艰难时期,对于投资增开新的店面不免显得有些保守,对于卖场而言,要吸纳商户入驻便也成了一件艰难的工作。在刚开业不久的某家居建材卖场内,记者看到卖场内的一些商铺被拉上了围栏,提示店面处于装修中,据了解,这店面有些是还未装修好,而有些则是还未出租的店面。
卖场内的店面空置现象并非是新开的店面才有,位于北京市顺义城区的易麒麟家居建材城内,也出现了多店面空置的现象。据卖场内的商户介绍,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来自两方面:一是市场氛围不佳,很多商户守在卖场内却没有很多收益;另一方面,卖场方涨租的幅度较大,让大家感觉到成本的压力在不断的提高,“很多人都选择退出该卖场而寻求其它的发展。”
部分商户退场后,卖场方为缓解经营的压力,卖场方还将以前专卖家居的展厅改装成为销售日常百货及服装的商场,以此拉动周边的人气,带动建材产品的销售。
一直以来,瓷砖、地板等建材产品出口的比例都较大,但由于国内外经济的影响,使当前的建材行业处于一种胶着低迷的状态,当然这于行业自身盲目扩张不无关系。行业如何突围,有序健康发展关乎到每一家卖场的发展,中国建材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政府对房地产的持续调控对建材家居业最大影响在于信心方面,在整个建材家居业发展过程中,最不能动摇的是信心,现在卖场出现退场退租的现象,甚至出现小规模的市场关店、改行等情况,从侧面说明建材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已出现信心不足。“要想更好的渡过这一时期,便需要卖场方及经销商们转变经营的思路,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加强经营管理及服务的水平,以达到更好的经营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