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珍宝“汝官窑裹足洗”惊现宁波的消息一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而这件珍宝的拥有者就是宁波收藏家施利君。这件传世珍宝的出现不仅吸引了国内的古玩收藏家、金融投资商、企业老板,更是让大洋彼岸的古玩收藏家纷至沓来。
2012年8月底,一位来自美国的超级古玩收藏家谭先生便远涉重洋来到宁波,亲眼目睹了“汝官窑裹足洗”的真容,这件高度2.9厘米、口径11.7厘米、底径6.8厘米的“小不点”让他连呼惊奇。这小小的“汝官窑裹足洗”为什么能有那么强的吸睛能力呢?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和哥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而“名瓷之首,汝窑为魁”,足见汝窑瓷器的贵重。汝窑的工匠,用名贵的玛瑙入釉,因而汝瓷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元祐元年(1086年)至崇宁五年(1106年),南宋时就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流传到今天的真品更是不足百件,而窑址出土物,几乎都为废弃的残件破片。据相关资料统计,现今全世界遗存的汝窑瓷器,有序可循的共65件,几乎都为博物馆典藏,仅有6件属于私人收藏。
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4万美元成交。2012年4月4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上,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比拍卖前估值底价高出3倍,刷新了宋瓷的世界拍卖纪录。
可以说是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出乎意料的相遇
27年前,也就是1985年的冬天,20岁的施利君去河南平顶山参加一个培训班。在和当地的一位同学一起闲聊时,同学知道了施利君喜欢收藏,于是他们趁着培训的空当来到这位同学家边上一个老先生家。因为临近春节,施利君恳请老先生为自己创作两副春联。在施利君欣赏老先生作品时,发现四五个堆在一起的瓷器,就拿起其中的一个问老先生:“这是青瓷吗?”“小伙子年纪轻轻也懂得瓷器?”老先生反问他。“跟我祖父学的,挺喜欢的。”施利君回答。看着施利君对这些个青瓷爱不释手的模样老先生爽快的让施利君拿走。
“老先生告诉我,一个下完大雨的午后,他经过村庄附近的一个山坡,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这堆瓷器。就它们带回了家,也算不清多少年了,一直放在书房里。因为拿了老先生给的几件瓷器,我就把随身佩戴的和田玉给了他。另外的两副对联我付了20元钱。”施利君说。这样一件绝世珍品,就在不经意间被施利君带回了。
曲折的评鉴之路,科学分析得定论
2004年夏季的一个雨天,施利君与往常一样在收拾瓷器。那个搁在柜子角落的“青瓷小碟”再次进入了他的视线。
虽然施先生自己就是国家级玉器鉴定评估师,浙江省瓷器玉器鉴定评估的专家,但是个性严谨的他,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能识别“汝官窑裹足洗”真面目的权威专家。
在杭州,他找到了在古玩收藏界颇有声望的王岳祖和阮利章两位老师。两位老师根据其釉色、胎骨及工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汝窑裹足洗。但是两位老师还是推荐施利君去汝窑产地河南,请国家级专家作权威鉴定。施利君也不敢想这是真的如此,于是没有多琢磨,鉴定的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2005年3月,施利君在鉴定别的瓷器时,又请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朱伯谦研究员顺带给这件“疑似汝窑”作鉴定。朱伯谦老师对“青瓷小碟”下的结论也同王岳祖和阮利章两位老师一样,认为是“北宋宝丰清凉寺汝官窑之精品”。但严谨的施利君仍然对这件“小碟”的身份仍然不能释怀。
于是,施利君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青瓷小碟”找到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赵青云先生,正是他在1987年主持发掘宝丰清凉寺汝窑工作。经过赵先生严谨的鉴定,他确认施利君手上的这件“青瓷小碟”就是北宋汝官窑珍品。不过,他还是建议他到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找承焕生教授,用“无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测试方式对瓷器作化学组分析,以得到科学和权威的结论。
听了赵先生的话,施利君还是不敢多想,于是, “青瓷小碟”再一次被搁到了一边。
经过赵青云的介绍,他与复旦大学的承焕生教授取得联系,而且隔三差五的会带上几件藏品请承教授鉴定,但是他却从没有带上这件青瓷小碟。
施利君清楚地记得2010年3月2日那一天,他准备将自己的另两件藏品拿到上海鉴定。临出门,他又瞟到了那个小不点“青瓷小碟”,这次他顺便带上了它。
这一次走进这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离子束重点实验室,施利君比以往更兴奋又担心,已熟悉了检测程序的施先生很清楚,如果是真品,一般要经过三道检测,这第一道关都没过,肯定是赝品。而且,自从这个实验室建立后,有过不少疑似汝官窑的古玩珍品来这里鉴定,用“无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测试方式对瓷器作科学数据分析,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都非真品。
承教授首先把“越窑碗”和“越窑鱼”先后装在分析仪的支架上固定检测。很快,承教授就把它们拆下来了。接着,就轮到检测这个被顺便捎上的“小不点”了。
第一道关过了,第二道关也过了,在来到第三道检测的时候,施利君的心跳开始加快。后来,承焕生教授用眼睛盯着他足足有几十秒,终于冲口一句:“你小子有福啊!”施利君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手机给老婆打电话报喜。做完数据分析后,承教授把“青瓷小碟”还给了施利君,破例没有当场给施利君出鉴定报告,而是告诉他,数据还得与北宋汝官窑洗的含量元素再次与比对作分析,让他回家等消息。施利君抑制住内心的喜悦,虽然想向圈内的朋友们报喜,,但是他克制住了。3月5日上午,终于承教授打来电话让他去取报告,施利君跳上车,直奔复旦。施利君说,承教授连中饭也没吃,再次拿起“青瓷小碟”作鉴定。很快,检测报告书上出现了确实是“北宋汝官窑洗”字样。给出的结论为:数据表明,釉的化学成分与河南清凉寺出土的北宋汝官窑样品符合良好,微量元素强度的相关性与汝官窑的标样也一致,没有发现现代仿品常出现的杂质元素。据承教授介绍,这是他近20年来,检测过的超过万件的“汝窑”,唯一一件让高科技测试完全认定的北宋宝丰清凉寺汝官窑精品。
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历代传世珍宝,应该完整的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魅力与沧桑,让人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