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潮州陶瓷区域性布局已经形成,企业跨区域迁移扩展,但总体还是以枫溪为龙头带动,其它县区共同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枫溪主要从事工艺美术、日用陶瓷、卫生洁具等品种的生产;潮安以生产卫生洁具瓷为主,主要分布在与枫溪相邻的古巷、凤塘、登塘、浮洋等;饶平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主要分布在三饶、新丰、九村等,已形成了日用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湘桥以生产工艺美术、日用陶瓷居多。全市陶瓷产业已基本形成,研发、制造、集散雏型。经过集聚发展,潮州陶瓷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在本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除陶瓷生产企业自身的产品研发、生产,上游产业主要有燃料(石油气)、原料(陶土、瓷泥、釉料、色料)、陶瓷机械设备、窑炉设计、安装、模具(金属配件、卫生浴配件)、耐火材料、花纸等;下游产业主要有包装、物流、贸易商、专业市场、出口报关、质量检测等等。这些配套企业,有些是本地企业,有些是外地企业在潮州设立的办事处,分支机构,均能及时快速为潮州的陶瓷生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2)2012年状况
2012年,随着实力的强大和市场意识的加强,潮州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企业更关注于市场基础建设,更加关注品牌的建设,不断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准,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迎来了卫浴行业真正地、本质性地改变。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企业和品牌,例如梦佳、欧美尔、康纳、建厦、非凡、泰陶、都龙、亚陶、高露等,并且走出了像恒洁这样的业内领导品牌。
2012年,潮州市卫生洁具生产企业从业员工5万多人,外人工占70%;与卫生洁具相配套的原料、色釉,模具、纸箱、配件等企业300多家。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配套加工制造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生产流程中如成型、彩绘、烤花等工艺环节,以及市场需求的小批量产品流通,都较容易从大厂中分解,单独进行生产或贸易。陶瓷配套企业如色料、包装、机械也是如此,可形成专业户生产。流通环节则可通过较多的小门店,形成陶瓷销售专业户。除了飞天燕瓷土矿外,改革中不少乡、村办起了零星小矿。个体户既可以向这些小矿购买生产用瓷土,也可以向公有制大厂购买精制好的泥料、石膏、花纸、颜料等生产用料,个体私营瓷户也可以从市场中买到。
五、重点推进 全面发展
2012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发了《潮州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一月六日)、《关于开展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挂钩相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一月九日)、《(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径南分园土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1月29日)等文件。
协会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起到沟通、桥梁和纽带作用。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庆雄出席市陶瓷行业协会年会,寄语广大陶瓷企业要居安思危,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素质,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巩固潮州在全国陶瓷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2012年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工作思路是“重点推进,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下列:继续落实应对“欧盟对华日用陶瓷反倾销”工作;成立“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陶瓷艺术家专委会”;承办中国硅酸盐学会日用陶瓷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由潮州产业集群主持二项国家标准、二项地方标准,及承办国家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或标准审核会;落实首届潮州市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举办新技术、新装备与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峰会及中国陶瓷发展高峰论坛;组织会员单位到国内外陶瓷产区及陶瓷专业市场参观学习,广东易发专业镇区网上联合推介等十三个方面的工作。三、整合资源 转型发展
2012年以来,潮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经济运行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突出;三大需求平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2012年,潮州陶瓷企业转变其表现为产品模式、销售渠道及融资等。潮州企业主要依靠卫生陶瓷的优势参与竞争,而卫浴却包含了五金、家具等多个领域。产品线单一、渠道商对潮州的认知度不高,是现今潮州卫浴的致命伤。很长时间潮州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靠传统批发商销售、OEM的形式销售,导致往往把潮州产品视为中低档,再而造成融资难。目前潮州企业的融资模式还是主要通过企业的自有资金及民间借贷融资,这对潮州卫浴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限制。
造成潮州卫浴目前局面在于:地域限制,起步晚,企业小,目前仍有一小部分企业处于原始资金的积累期;另是卫生陶瓷产业较其他产品门槛高,产品成熟周期长,往往是企业从投产到产品完善需要几年时间,而潮州本地卫生陶瓷企业数量庞大,企业规模和技术实力参差不齐,形成的负面口碑影响到了整个产区。 随着政府对楼市的强力、持续调控,陶瓷卫浴制作企业试图借房地产跳板进行转型意愿明显减弱,恪守专业精神又成为行业主流意识。因而,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市场环境逐步走向规范化。但由于陶瓷卫浴制作制造上游成本不断推高,加上国际市场反倾销不断,国内市场形势也变幻莫测,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生存困境加剧,促使有实力的陶瓷卫浴制作企业选择多元化投资。
2013年,潮州陶瓷企业整合不可免。整合从一个角度看,其实就是实现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品的整合,技术的整合;实现产品链做强、产品力增强,这是整合的核心。产品整合就是把这几大要素完成产品配套,同时在研发创新、市场开拓、产品宣传、品质服务等方面,共同对品牌负责,为品牌服务。
产品整合对象是潮州陶瓷空间的包含元素,而产业链就涉及到经营中上下游的多个产业、多个环节。资源、技术、设计、产品、人才、企业等,都是整合的对象。如产品前设计包括原料、款式、纹理等研发设计,后设计乃是空间、展示、配件、配饰,乃至系统推广、品牌构建和渠道推广等。通过整合,打造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领头羊作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品牌价值高、规模大、实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集团。再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将加快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建各类产品专业镇、工业园区等。也就是所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之说。
潮州拥有完善的陶瓷制造产业链和数量巨大的熟练技工,当地丰富的陶瓷资源和完整的陶瓷产业链,不仅仅降低了陶瓷生产加工的进入门槛,同时为生产高档产品创造了条件。潮州企业注重渠道的多样性,无论是出口还是国内市场的拓展,都加大了力度,随着国家房地产的政策性调控,短期的市场需求开始受到限制,家居建材行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恐慌性情绪。目前潮州卫生陶瓷的销售渠道,是通过出口、为国内品牌配套贴牌,和销售二三线市场和工程市场。
四、与2008年比
(1)2008年状况
2008年,潮州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乡镇企业增多,潮州全市呈现以私营个体企业为主体的格局,注册的陶瓷企业达到6000家;产品数量、出口量大幅度上升,区域品牌凸现。特色产业(陶瓷)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陶瓷产品年产销额超过200亿元,出口8亿多美元。陶瓷工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陶瓷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2008年,潮州陶瓷区域性布局已经形成,企业跨区域迁移扩展,但总体还是以枫溪为龙头带动,其它县区共同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枫溪主要从事工艺美术、日用陶瓷、卫生洁具等品种的生产;潮安以生产卫生洁具瓷为主,主要分布在与枫溪相邻的古巷、凤塘、登塘、浮洋等;饶平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主要分布在三饶、新丰、九村等,已形成了日用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湘桥以生产工艺美术、日用陶瓷居多。全市陶瓷产业已基本形成,研发、制造、集散雏型。经过集聚发展,潮州陶瓷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在本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除陶瓷生产企业自身的产品研发、生产,上游产业主要有燃料(石油气)、原料(陶土、瓷泥、釉料、色料)、陶瓷机械设备、窑炉设计、安装、模具(金属配件、卫生浴配件)、耐火材料、花纸等;下游产业主要有包装、物流、贸易商、专业市场、出口报关、质量检测等等。这些配套企业,有些是本地企业,有些是外地企业在潮州设立的办事处,分支机构,均能及时快速为潮州的陶瓷生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2)2012年状况
2012年,随着实力的强大和市场意识的加强,潮州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企业更关注于市场基础建设,更加关注品牌的建设,不断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准,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迎来了卫浴行业真正地、本质性地改变。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企业和品牌,例如梦佳、欧美尔、康纳、建厦、非凡、泰陶、都龙、亚陶、高露等,并且走出了像恒洁这样的业内领导品牌。
2012年,潮州市卫生洁具生产企业从业员工5万多人,外人工占70%;与卫生洁具相配套的原料、色釉,模具、纸箱、配件等企业300多家。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配套加工制造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生产流程中如成型、彩绘、烤花等工艺环节,以及市场需求的小批量产品流通,都较容易从大厂中分解,单独进行生产或贸易。陶瓷配套企业如色料、包装、机械也是如此,可形成专业户生产。流通环节则可通过较多的小门店,形成陶瓷销售专业户。除了飞天燕瓷土矿外,改革中不少乡、村办起了零星小矿。个体户既可以向这些小矿购买生产用瓷土,也可以向公有制大厂购买精制好的泥料、石膏、花纸、颜料等生产用料,个体私营瓷户也可以从市场中买到。
五、重点推进 全面发展
2012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发了《潮州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一月六日)、《关于开展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挂钩相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一月九日)、《(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径南分园土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1月29日)等文件。
协会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起到沟通、桥梁和纽带作用。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庆雄出席市陶瓷行业协会年会,寄语广大陶瓷企业要居安思危,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素质,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巩固潮州在全国陶瓷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2012年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工作思路是“重点推进,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下列:继续落实应对“欧盟对华日用陶瓷反倾销”工作;成立“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陶瓷艺术家专委会”;承办中国硅酸盐学会日用陶瓷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由潮州产业集群主持二项国家标准、二项地方标准,及承办国家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或标准审核会;落实首届潮州市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举办新技术、新装备与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峰会及中国陶瓷发展高峰论坛;组织会员单位到国内外陶瓷产区及陶瓷专业市场参观学习,广东易发专业镇区网上联合推介等十三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