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最近新“挺进”跃进路的柏林艺术馆,在跃进路附近,已聚集了十数家陶瓷艺术展厅。
“看看这个花瓶怎样?还是这个漂亮点?”昨日,跃进路上的北纬23度艺术空间柏林艺术馆里异常热闹,其中一名游客指着位于高处的花瓶,与朋友商讨哪个更具艺术感。而一些本地“老石湾”则更偏向于喜欢传统的“石湾公仔”,他们挤在游客之中,双眼紧盯身前的陶艺公仔,讨论分析公仔上的釉彩、皱褶等,还不时啧啧称叹。
柏林艺术馆的石湾公仔销售大厅自本月初开张营业以来,每天接待不少外地游客和经此处路过的“老石湾”。这栋融合了现代与传统风格的建筑,已渐渐成为跃进路上的标识性建筑,像磁石般吸引着游客和路过的市民。
事实上,除了最近新“挺进”跃进路的柏林艺术馆,在跃进路附近,散落着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新石湾美术陶瓷厂以及钟汝荣、杨锐华等陶艺大师的工作室等。在石湾着力打造“石湾陶瓷文化街区”的背景下,以跃进路为圆心的周边区域,目前已聚集了十数家陶瓷艺术展厅。
而在政府搭台,陶艺家和企业等民间力量给力“唱戏”的势头下,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千年陶都”正逐渐深入世人视野,“石湾陶瓷文化街区”呼之欲出。
丰富陶文化资源撑起街区“骨架”
石湾目前正密锣紧鼓地加紧打造的“石湾陶瓷文化街区”,将以高庙路、跃进路为轴心,以南风古灶片区、北纬23度艺术空间、新石湾美陶厂为主要节点,在其周边约3平方公里的地带打造一个陶瓷文化的聚集区。
“除了潘柏林在跃进路新开的柏林艺术馆外,这个区域内目前已经聚集了广东石湾陶瓷艺术馆、钟汝荣、杨锐华等十余个艺术展厅和陶艺家工作室,数百家陶艺设计创作、生产、经营的企业也同时散落其中。”石湾陶瓷博物馆馆长廖志勇说,如今不少陶艺家都选择在石湾跃进路附近开展览馆或工作室,他们都想扎根石湾,“跃跃欲试”。
事实上,石湾打造“陶瓷文化街区”与其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离不开。
石湾的陶瓷文化可追溯到五千年前,20世纪70年代,石湾贝丘遗址曾经出土大量五千年前的陶瓷碎片等文物,这些文物见证着“千年陶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而南风古灶龙窑里熊熊燃烧的烈火延续了500多年,也象征着石湾陶艺薪火相传。
除此之外,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新石湾美术陶瓷厂、石湾公仔街、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资源,都在传承石湾陶瓷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让石湾以及石湾公仔红遍全国,也同时让不少人成为了石湾公仔的“FANS”。在石湾镇街道内,至今仍有一大批石湾公仔的狂热分子,他们痴迷于石湾公仔的每一层釉色、每一寸肌理。
而不少“老石湾”心中,都有一位陶艺大师偶像。目前石湾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14人,省级陶瓷艺术大师25人和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形成老中青梯队陶艺人才资源。
这些大师、陶艺家做出的陶艺作品,使石湾陶艺、石湾公仔得到不断的传承、繁盛。正因有着一众狂热的石湾公仔“拥趸”、石湾陶艺技术大师以及陶艺展厅的集聚,石湾要打造的“石湾陶瓷文化街区”才能得以借助石湾本身的丰富陶瓷文化资源,振翅待飞。
企业“给力”搭建陶瓷文化产业载体
在跃进路与和平路交界处附近,至少有3个烟囱,这些是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式蓬勃发展的工业时代留下来的产物。在后工业时代,石湾该如何改变城市形象?如何使这些大量的旧工厂、旧厂房涅槃重生?在全国千篇一律的城市化过程中,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这是石湾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课题。
“石湾的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决定了其必须依靠历史内涵和创新精神,追求产业集聚,使石湾西片区重新兴旺起来。”某观察人士说。
这也是年初石湾确立的“一二三”发展战略(围绕“强中心”一个目标,重点改造石湾西片区和东片区奇槎片区两大片区,打造季华路、佛山大道和岭南大道三条商业黄金大道)的其中一个核心。
“石湾西片区要以传统产业、陶文化为依托,发展传统产业服务中心和陶瓷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陶瓷文化街区,打造"千年陶都"。”石湾镇街道相关负责人的话很好地诠释了石湾西片区的定位。
在石湾西片区,除了拥有“千年陶都”丰富的陶瓷历史文化资源、陶艺家资源等,还坐拥大量的旧厂房和旧物业,这些旧厂房和旧物业正好用作“陶瓷文化街区”的产业载体。石湾将利用“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模式,通过改造旧厂房旧物业,建成陶瓷文化街区。
事实上,利用陶文化和旧厂房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早已在南风古灶启动。南风古灶剑指世界级的陶文化圣地,已把石湾公园、公仔街、陶瓷创意产业园等连成一片,建成4A级的文化旅游区。
在政府打造“石湾陶瓷文化街区”动作连连之时,南风古灶也率先动了起来。
在跃进路与和平路的交界处,道路一侧的南风古灶范围内的旧厂房数月前已开始“动刀整容”。沿街的一排厂房已被装饰一新,破旧斑驳的厂房外墙已不见踪影,融入了陶艺元素的整体建筑,以及大片的玻璃运用使古旧气息和现代元素合理共存。
政府扶持,企业“给力”,打造“石湾陶瓷文化街区”的设想正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
记者手记
政府、市场“联姻”
打造陶文化街区事半功倍
今年初,石湾提出开发利用其深厚悠久的陶文化资源,采用“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模式,改造旧厂房旧物业,建成陶瓷文化街区,努力将石湾建设成为佛山市陶瓷文化产业基地与陶瓷总部经济中心。
紧接着,整合资源、制定规划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在政府内部密锣紧鼓地进行中。目前,石湾已委托广州中山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加紧设计陶瓷文化街区建设的规划。
在政府的引领下,民间力量也相继“动了起来”。首先是陶艺大师“潘柏林”借柏林艺术馆回归石湾,南风古灶也利用旧厂房的改造,把形成“陶瓷文化街区”的产业载体重新“扶”了起来。不少市民都已经察觉到以跃进路为核心的附近区域的变化旧城镇的面貌逐渐褪去,街道两旁靓起来了。
笔者认为,这与政府、市场“联姻”挖掘陶文化资源、打造陶文化聚集地分不开。在此势头下可以预见的是,“石湾陶瓷文化街区”将成为佛山新的“城市门面”和产业发展新地标,一个崭新的“千年陶都”将呈现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