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宁夏陶瓷产业市场的发展概况及进展浅析

发布:2013-5-17 14:15:11  来源: 陶城网 [字体: ]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总人口为580.19万人。全区共有34个少数民族,人口206.08万人,占总人口的35.51%,其中回族人口202.47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4.90%。宁夏疆域轮廓南北长、东西短,南北相距约456公里(北起石嘴山市头道坎北2公里的黄河江心,南迄泾源县六盘山的中嘴梁),东西相距约250公里 (西起中卫营盘水车站西南10公里的田涝坝,东到盐池县柳树梁北东2公里处)。宁夏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公里。宁夏回族的清真食品,除清真菜系外,主要指清真蛋糕,月饼,饼干,芝麻酥饼,夹心面包,清真牛、羊、鸡、兔、鱼肉罐头,肉干以及豆制品,奶制品,糖果及面食等。传统面点如油香、麻花、干粮馍、糖酥馍、锅盔、馄馍、千层饼等,以炸、烙、烤、蒸见长,具有咸甜酥脆软、色泽分明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宁夏各种清真食品已达200余种。此外,还有丁香肘子、手爪羊肉、烩羊杂碎、清蒸羊羔肉等。宁夏众多的美食与名吃,令人有垂涎三尺之感。

  宁夏发展陶瓷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宁夏区陶瓷粘土资源丰富,70% 左右的建筑卫生陶瓷坯用原料可由当地及较近周边地区提供。软硬质陶瓷粘土。区外主要分布在内蒙乌海市老石旦、阿拉善呼鲁斯太;区内主要分布在石嘴山市惠农区简泉、大武口区清水沟、中宁县平滩湖和碱沟山、中卫下河沿、同心小红沟、海源县油井山等地,仅惠农地区软、硬质粘土储量就达7000万吨。贺兰山北段的紫色陶瓷粘土(又名紫砂),储量19.3亿吨。钾长石。分布在内蒙阿拉善左旗,距离银川70公里左右,储量大、纯度高。石英砂主要分布在我区石嘴山市惠农区贺兰山东麓的柳条沟、红果子沟和正义关一带,储量较大,现已累计探明诸量为1577万吨。区内原料稳定性差,优质高档陶瓷软质粘土较为缺乏,矿藏的开采也多以零星、民采为主,现有陶瓷矿藏的进一步勘探和化学分析工作滞后,原料稳定性和大规模开采的保证程度需作进一步论证。

  在能源优势方面:建筑卫生陶瓷业使用的窑炉是典型的高耗能工业,生产1平方米墙地砖平均能耗约15Kg标煤左右,煅烧时要求以高纯度气体火焰。宁夏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310多亿吨,年煤炭生产能力为2000万吨以上,且质优价廉。西气东输工程已通过宁夏,天然气资源有充足保证。电力工业发展潜力很大,目前电力装机容量394万千瓦,远期规划可达2000万千瓦以上。

  在生产成本优势方面:近年来,国内 主要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产地油、煤、电供应紧张,各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大多数建筑陶瓷企业生产成本增加5%以上,特别江浙、福建地区电力紧张,拉闸限电对当地企业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相比较而言,宁夏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所以宁夏正好可以趁着陶瓷产业有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为发展陶瓷产业绘制出一幅鸿篇蓝图。

  宁夏陶瓷产业的现状

  2004年时,宁夏回族自治区仅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3家,分别是宁夏科豪陶瓷有限公司、宁夏新亚陶瓷有限公司和中卫县川锦陶瓷有限公司,全部在中卫市。当时已形成近500万平方米的内外墙砖和地砖的生产能力。2003年产量约2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2000万元,利润210万元。卫生陶瓷生产企业仅有一家,为石嘴山市大卫陶瓷有限公司,卫生洁具年生产能力40万件,2003年产量31.2万件,实现销售收入313万元。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其他地区,尤 其是 沿海 地区的陶瓷业发展迅速。但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陶瓷产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不少。一是自治区内陶瓷企业数量少,生产能力小,未形成产业规模。目前国内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平均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最大企业广东新中源集团年生产能力已达1亿平方米,但宁夏的三家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为150万平方米。国内卫生陶瓷最大生产厂家唐山惠达陶瓷公司已达到年产600万件生产规模,宁夏等地卫生洁 具生产企业 规模只有年产40万件。二是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目前国内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所采用的低温快烧工艺及大吨位自动压砖机,大型辊道窑、喷雾干燥塔、抛光机,多功能施釉线等 设备,先进压 砖机压力 已达7000-10000吨,宁夏陶瓷企业的压砖机压力平均只有1500吨。国内卫生陶瓷先进生产企业机械手在取坯、施釉、装出窑、拣选、包装和修补工序应用日趋广泛,普遍采用高中压注浆成型技术,烧成窑炉大型化,隧道窑内宽已达3.2m ,长128m,单窑年产达160万件。宁夏陶瓷企业还采用手工操作,窑炉长度只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一半,单线产能是国内先进生产线的四分之一。第三,宁夏生产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花色品种较少,质量不高,档次较低。在建筑陶瓷生产方面,沿海地区的陶瓷企业,通过引进和使用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建筑陶瓷制品的花色品种齐全,目前共有5000多种,能生产多次烧成的内墙砖,渗花、大颗粒、微粉装饰的仿石瓷质砖,弧形抛光瓷质砖,瓷质广场砖,仿古砖及大规格产品、超薄陶瓷板(900×2700×3)等新产品。但宁夏仅能生产小规格、低档次的普通墙地砖,目前仅有140×280(mm)墙砖和600×600(mm )釉面砖等少数几个规格的产品。在卫生陶瓷方面,国内目前已研制开 发多功能 坐便器,带冲洗、吹干、验尿等功能,冲浪旋涡式浴缸和按摩型淋浴喷头,广泛使用6升开发节水型便器。但宁夏的卫生陶瓷产品,相当一部分产品是老式低档产品。再者,宁夏陶瓷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低。企业生产和发展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更没有技术研发和专门产品外观设计机构和人员,产品更新速度缓慢,色浆釉料制备落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需求,没有形成对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近年来,福建的泉商最先抵达宁夏发展陶瓷产业。泉商在宁夏的企业以石材、陶瓷业尤为突出。早在2005年,福建泉州市党政代表团与宁夏银川泉州商会企业家座谈会举行。泉州市党政代表团对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和固原市原州区进行对口帮扶考察工作。目前入驻宁夏的200多家泉籍企业,投资额高达几十个亿,每年上缴国家税金上亿元,这些企业主要涉及机电、阀门、化工、汽配、通讯器材、服装鞋帽、房地产开发和石材、陶瓷水暖、市政基础建设和装饰工程等20多个领域。其中,石材和陶瓷建材产品尤为突出,几乎占领了整个宁夏市场,达到了70%以上;宁夏海峡建材城、宁夏福晋陶瓷有限公司和宁夏万维实业有限公司、宁夏涌源和商贸有限公司以及溪石集团、华泰集团等企业入驻宁夏,已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佼佼者。可以说,宁夏陶瓷产业正在实现新的跨越。

  建卫陶瓷发展规划

  宁夏建筑卫生陶瓷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优势,加快发展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将是宁夏建材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宁夏发展陶瓷产业的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和能源优势为依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强与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联合,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满足经济建设对建陶产品多功能、多层次需求,逐步将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成为我区特色建材产业之一。争取在3-5年内,生产能力比现在翻一番,中高档产品的比例达到30%以上。发展的重点是建筑卫生陶瓷产品。

  建筑陶瓷。要抓住房地产建设持续升温的良好机遇,重点发展满足城市居民家庭和公共建筑装修用途的中高档产品。通过全套引进国内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制造装备,生产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健康,造型、装饰和色彩能满足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要求的产品,如高余辉蓄光釉、抗菌釉、智洁釉、高平滑釉、抗污与空气净化涂层产品,大规格、超薄陶瓷板,仿石瓷质砖,劈离砖等。抓住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难得机遇,重点发展用于城市公用设施和园林建设的多功能产品。要通过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发展城市广场、人行道铺设、公园景点、建筑屋面和屋顶建设的具有装饰、环保和民族特色的多重功能的陶瓷砖产品,如 仿古、仿石砖,劈 离砖,透水砖、工艺草坪砖、彩瓦等。特别要发展利用陶土、工业尾矿及废渣为原料的高透水性环保砖,起到雨水渗透,自然补充地下水,调节气候的作用。充分利用我区紫色陶瓷粘土(紫砂)资源,制作中高档的西式紫砂瓦,用于城市中装饰有坡面的建筑屋顶及南方多雨的民用建设屋顶。抓住中小城镇建设、城市一般装修和农村地区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机遇,发展市场广阔、适销对路的中低档产品。充分发挥宁夏自治区现有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开发适用于广大小城镇建设、城市一般装修和农村住房内外墙和地面装修的多种规格的,价格适当的产品,在不断巩固和扩大区内市场的同时,加快向周边地区市场扩展的步伐。

  卫生陶瓷。通过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加强联合,引进技术和资金,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再建设一条起点高,年产60万件中高档产品生产线。到“十一五”初,企业生产规模达到120万件/年,其中中高档产品的比重为70%,一次冲水量在6升的坐便器占50%以上,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成为西部地区具有区域竞争 优势的核心企业。

  宁夏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有:(一)加快东西合作步伐。要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东、山东等建筑卫生陶瓷先进企业来宁夏发展,借助其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采用OEM(贴牌)等生产方式,建设成为东部优势企业在西北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二)加快企业技术进步。要不断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用先进生产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生产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重点引进先进煅烧窑炉,大吨位全自动压力机、连续式球磨机、立式干燥塔先进设备,提高企业装备技术水平。(三)加强对资源的勘探开发和保护。建议地质部门对区建筑陶瓷原料进行全面的勘查和分析,并进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的可行性论证,提出开发和保护方案,为宁夏建陶工业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四)大力培育名牌产品。根据市场消费特点,在满足经济发展对产品功能的多种需求下,下大力气开拓我区建筑陶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力争达到西部地区建陶行业领先水平。

  宁夏陶瓷的佼佼者:中卫陶瓷产区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中卫市。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上,辖中宁、海原两县和中卫城区, 总面积16986.1平方公里, 其中川区面积3681.1平方公里,占21.67%,山区面积13305平方公里。中卫市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间。地貌类型分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个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西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卫宁北山面积12万公顷,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1%,中部卫宁黄河冲积平原10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位于山区与黄河南岸之间的台地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1%,南部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面积119.55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1%。中卫境内有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黄河沿 市域西北侧 自西南向 东北流过,境内流程约182公里,距市区约2公里,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平均过境水量328.14亿立方米,清水河北流注入黄河。中卫境内陶瓷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有煤、石膏、陶土、白云岩、石油、金、铜、铝、锌等30多种,石膏储量达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总储量12亿吨。中卫市探明陶土储量为1.5亿吨,远景储量2.5亿吨。陶土水化率高、含铁低、可塑性好、烧后白度纯、烧失量小、吸缩小、耐火度低、瓷化程度高。水资源条件优越,黄河流经全市182公里,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是水能发电的良好地段,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和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中卫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基地。中卫境内道路四通八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800公里,形成了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新疆—甘肃武威—宁夏中卫—陕西靖边—上海)的输气管道以及2020年前后拟建的俄罗斯、中亚国家到中国的输气管道都从中卫通过,因此中卫市作为联系西北与华北及其它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非常重要。此外,根据国家 《“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四条经济带,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重点开发战略。中卫市位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与呼包—包兰—兰青经济带的交汇处,地处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受到银川、兰州、宝鸡、西安等大城市的辐射,宏观区位条件良好。

  目前,中卫市已经有科豪、新亚、国威、美亚、长乐、川锦、中卫县陶瓷等陶瓷企业,陶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宁夏中卫市陶瓷产业历经多年的市场磨炼,正在茁壮成长,特别是去年以来,陶瓷工业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科豪公司、新亚公司地砖项目投产后,陶瓷工业有了较快发展。现已形成五条生产线,形成年生产墙砖1050万平方米,年生产地砖1010万平方米的能力;2006年陶瓷产业年产墙地砖544万平方米,实现产值423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171万元,实现利润253万元;2007年1月至3月,生产墙地砖89.3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95.57%,实现产值944.7万元,比去 年同期增长112.5%。美康公司投资8000万元,正在建设的两条瓷砖生产线,其中一条将在5月份投产,届时,中卫市陶瓷生产线将达到6条,生产能力达到2600万平方米。另一家企业—江西美康陶瓷有限公司陶瓷生产线项目落户宁夏中卫市。江西美康陶瓷有限公司与中卫市签定了投资新建陶瓷生产线项目协议。江西美康陶瓷有限公司是由浙江温州市企业家投资建设的一家股份制陶瓷生产企业,现已建成江西美康陶瓷有限公司和安徽美康陶瓷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该公司决定在中卫市注册成立宁夏美康陶瓷有限公司,在常乐陶瓷工业园投资7000万元新建年产600万平方米内墙瓷砖和年产600万平方米地砖生产线各一条。项目现已开始场地平整和前期准备工作,将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中卫市陶瓷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卫市陶瓷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为打造中卫陶瓷基地,科豪陶瓷公司生产线点火成功。2008年4月,经过7个月施工,西北五省(区)建筑陶瓷产品中唯一荣获省级名牌品牌的宁夏科豪陶瓷公司,年产600万平方米高档外墙砖生产线建成,一次点火成功。该项目每年新增产值4800万元,利税1100万元。该市陶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有科豪陶瓷、新亚陶瓷、美康陶瓷公司三家陶瓷生产企业,拥有七条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2600万平方米,产品已占领宁夏、甘肃、陕西大部分市场。

  目前,中卫市陶瓷产品价格与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的同类产品相比,每平方米低3至5元,价格优势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动力。从中卫两家陶瓷企业了解到,煤和电生产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科豪公司为25%,新亚公司为29.6%,均低于有关专家提供的“建筑陶瓷产品中能源占成本约为40% 左右”的参考比例。受这一因素影响,国内一些陶瓷生产企业向中卫转移成趋势。当地陶瓷科研部门对宁夏中卫伊利石粘土的开发以及利用,目前进入初期阶段。通过对中卫伊利石粘土的矿物成分以及化学组成的分析,掌握中卫伊利石粘土的特性,并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其作为原料烧制成陶瓷,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认为中卫伊利石粘土是烧制陶瓷的一种原料。

  打造西北地区陶瓷工业基地

  近年来,宁夏中卫市横下一条心,大力发展陶瓷业,着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西北地区陶瓷工业基地。为提升陶瓷产业经济附加值,中卫市政府在常乐镇西南地区规划5000亩土地,拟将中卫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陶瓷基地,成为拥有建陶、卫生洁具、日用瓷、艺术瓷等多元化陶瓷产品的西北陶瓷经济物流中心。同时,政府还通过制定扶优扶强政策,积极引进广东、山东、福建等地大型陶瓷企业落户。目前,该市以技术孵化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已将陶瓷企业能耗降低15% ,资源再利用率达到20%。按照该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在10年内将建成80条建陶生产线,瓷砖产量达到5亿平方米以上,预计总产值达到90亿元。

  从以上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宁夏回族自治区陶瓷产业正在步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人们寄厚望于宁夏陶瓷产业,希望她像一颗璀璨的陶瓷明珠,在西部的天空折射出耀眼的光彩。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