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军
对于艺术家,通常人们的看法是对艺术狂热而偏执,对生活不拘小节且难以接近,但事实上,一个真正经受岁月磨练的成功艺术家,你能在他的身上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沉淀和一种恬淡而饱满的艺术气息。
从鲁迅美术学院走出来时,29岁的李铁军就开始旅居南美洲玻利维亚共和国,从此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艺术旅途,如今,他已经是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策展人和馆长。他的《雾》系列作品个展从美国哈佛再到台湾,给了许多艺术爱好者另一种视觉体验和感官享受。
今年5月,李铁军第二次来到景德镇。他告诉记者,来到这里是一种回归,而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全新艺术生活的开始。
[故事]
13岁给商场画宣传画
见到李铁军的那个上午,是在原创陶瓷故事里,花白的头发配上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胡须,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再配上手中的书,像极了做学问的大学教授。
“我是一名艺术家。”李铁军自报家门,在随后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中,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真实的艺术轨迹。
因为受父亲的影响,李铁军从小就掌握了不错的绘画技艺。在那个时代,会画画的孩子很受欢迎,成为“孩子王”的李铁军,总是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保护受欺负的同学。
除此之外,因为对绘画的热爱,年少时的李铁军每当有机会学习绘画技艺,总是会孜孜不倦地去汲取“养分”。“人家孩子看画画总是看一会就去玩了,而我可以看一天。”
13岁时,李铁军已经尝试为一个商场画了一副水粉人物宣传画,“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一位北京来的老先生看了我的画,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李铁军说,从那次起,他就坚定了对艺术创作的决心。
高考恢复后,李铁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庆师范学院。而后,因为对于艺术的追求,更是投入了鲁迅美院全显光工作室学习。在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29岁的他开始长达10年的国外旅居生活。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不断发掘出自己的艺术观念后,李铁军终于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除了参加世界各地的艺术展览之外,他的《雾》系列个展从美国哈佛再到台湾,给了许多艺术爱好者另一种视觉体验和感官享受。
怀抱回归之心来瓷都
“我去外国,主要是想了解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在国外10年期间,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一个空间的转换。”李铁军告诉记者,他当初出国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中国文化了解太少了。“在外国,我们会说我们from china,但当人家问起来我们有什么,才发觉自己了解的东西少得可怜,甚至只有一些很肤浅的东西。”
李铁军说,自己之所以来到瓷都,是一种回归的心理。作为孕育着千年瓷文化的瓷都,更是china这个单词的发源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艺术气息都深深吸引了他。“我原来以为自己还算做得比较好,但是来到景德镇后我看到这里的老艺术家作画才发现,这里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了,在这里,我只是个学生,需要重新开始。”
[对话]
记者:您从事艺术创作这么长时间,您心中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李铁军:古人说过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我却认为“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古人总是在不断总结,我相信它有它的道理,这对某些人是有道理的,但对于我和年轻人,有些事情你失败了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只有你做一件事情成功了,有了信心才能更成功。
记者:能否给社会上依旧拼搏的年轻艺术家们提供一些建议?
李铁军:如果想要闯出一份自己的事业,那么我的建议是必须要有大志向。古人曾经说:“谋其上者取其中,谋其中者取其下。”所以说,如果你有大志向,也许不会达到你预期的目标,但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会离你自己的目标更近。
而且,自己也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我现在这么大年纪,但是对于作画还是始终饱含热情,画起来,一连几个晚上通宵都行,就是因为热爱。
记者:作为一名知名艺术家,您为什么这么执着地学习新东西?
李铁军: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只看自己眼前的成绩,那么肯定离真正的进步越来越远,一个作品要是真的很好,我不但会用眼睛去看,还会用心去体会。我去了很多国家,并不是只看大师级的作品,不论是大师级的、名人的、年轻人的,只要是好的,我都会认真地去看,从各个角度去吸收。
技术是可发逾越的,但是你一定要认识自我,这样你才会进入成熟,达到自我的最高境界,这是别人不可逾越的。
记者:您觉得就目前而言景德镇有哪些方面给你触动最大?您来景德镇两次了,这次准备长期留在这里吗?
李铁军:是的,要说起最让我触动的,那就是景德镇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就在原创陶瓷故事里,我接触了这个城市各个层面的人才,他们谈论的都是如何能更好地把景德镇建设得更好,他们和我说了很多话题,但总是围绕着景德镇这三个字。还有他们对后辈的提携和关爱也让我很触动,那种无私的帮助,让人感动。
景德镇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这里的人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希望这里的艺术家们能接纳铁军,余秋雨有句名言“我不能参与你的过去,但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我希望瓷都的未来,我也能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