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瓷都打造陶瓷硅谷十年三思

发布:2013-5-29 10:06:38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字体: ]

     ●10年为何只有16家高科技陶瓷企业落户?

  ●科研成果丰硕为何还是不敌画瓷器的?

  ●大师为何难以介入高科技陶瓷?

  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了10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在世界上,唯景德镇如此。

  今天的景德镇,一方面希望欣欣向荣的传统工艺陶瓷能够走向国际,复兴陶瓷的奢侈品身份;另一方面则渴望通过发展高科技陶瓷,构建一个陶瓷硅谷,运用科技的力量,对陶瓷转型进行一场革命。

  然而现实状况是,承载高科技陶瓷硅谷的景德镇“科技孵化器”产业园,至今已发展10年,陆续有16家企业落户。包括落户在陶瓷工业园区内的高科技陶瓷企业在内,景德镇共有40多家高科技陶瓷企业,去年的产值为30.5亿元,和全年陶瓷工业产值215亿元相比较,比例还很低。



景德镇通过发展高科技陶瓷欲建陶瓷硅谷

  思考1

  缘何硅谷筹建10年只落户16家企业?

  陶瓷行业在发展中,不断被融入科技元素,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工业甚至食品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德镇依靠传统的制瓷工艺继续单打独斗,显然不合时宜。为此,景德镇陶瓷硅谷“科技孵化器”应运而生。

  “科技孵化器”位于景德镇高新区,有9万多平方米。“科技孵化器”的门楼、包括焊接在楼顶的招牌都非常醒目。

  一些经常在这条路上来往的行人、甚至附近的居民,都不知道厂房为什么取名“科技孵化器”,里面生产的环节更是鲜为人知。有当地民众甚至误认为,“孵化器应该是个孵鸡、孵鸭的地方”。

  5月25日,记者进入“科技孵化器”看到,厂区很大,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对车间进行了划分,或大或小。落户在这里的企业,通常同时具备两种情况:第一,都是生产高科技领域的陶瓷,保密性强;第二,企业尚处在边生产边研发阶段,尚不具备另立门户的条件。

  截至今年5月,在“科技孵化器”内的大小企业合计有16家。景德镇瓷局陪同记者采访的小冷认为,如果说景德镇筹建瓷局,是领导层对传统陶瓷产业开始转型的一个风向标,那么几乎同步筹建的“科技孵化器”,就是陶瓷产业转型的标志。

  采访中记者获悉,早在2002年8月,当地政府为应对陶瓷行业的转型,在原有政府部门架构下,新组建了瓷局,属一级局,正县级机构。当时为凸显瓷局的重要性,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黄康明兼任瓷局的第一任局长。按照要求,瓷局负责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制定景德镇硅酸盐工业发展战略,同时筹建“科技孵化器”,为高科技陶瓷企业落户做好对接。

  现在看来,只有16家企业落户的“科技孵化器”状况不是太乐观,尤其是这10年来,尚未形成发展高科技陶瓷的氛围,传统瓷器仍呈压倒性态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景德镇发展高科技陶瓷起步较晚,必须努力追赶。

  有景德镇市政府官员向记者解释,“科技孵化器”规划很早,但等了很多年都没有高科技陶瓷企业落户。直到2008年左右,“科技孵化器”才正式开建,从选址到厂房建设都是高标准、高起点,即便这样,一些高科技陶瓷企业仍然放弃“科技孵化器”,选择在相隔不远的陶瓷工业园区落户。根据统计,景德镇辖内的高科技陶瓷企业已超过了40家,这两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思考2

  缘何长期以来搞科研的不敌画瓷器的?

  2012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15亿元,创下新高。这其中,高技术陶瓷生产总值为30.5亿元,比例还不高。尽管如此,景德镇在大力发展高科技陶瓷的过程中,却获得国家级陶瓷科研项目立项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0多项,科研总经费高达3亿元,涌现出一大批科研成果。

  景德镇“科技孵化器”最终能否发展壮大并打造成为陶瓷硅谷,尚需时间检验,但在当下,景德镇的高科技产业屈指可数。

  中国唯一一所陶瓷类高等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坐落于景德镇,此外,省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学院同样承担了培养陶瓷类人才的任务,并开设了相关的科研机构。这其中,仅陶瓷学院就设立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科研机构,每年为陶瓷领域输送数以千计的人才,这些人才遍布潮州、醴陵等国内甚至世界各地的产瓷区,很多人早已是资产数千万甚至过亿元的企业家。高端人才为何“墙外香”,对此,似乎没人能说得清楚。

  1998年7月,王纪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所学的专业是材料科学,毕业后在景德镇逗留了一年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被迫去佛山谋生计,经多年打拼,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三项国家专利,身份从企业雇员变成了企业股东,后又独资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高科技陶瓷材料,并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科研团队,成员多半是景德镇陶院毕业校友。王纪现在想来,当初并非景德镇不留人,而是需要陶瓷艺人。这里不一定是科研者的天堂,但一定是艺术家的乐园。

  落户在景德镇“科技孵化器”内的“百特威尔”合伙人范亚强则认为,当前落户在景德镇的高科技陶瓷企业,数量仍然比较少,一些企业家对多所陶瓷院校的培养方式也有不同意见,只能舍近求远,去寻找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外地院校合作,景德镇的大环境是搞科研的不如画瓷器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忙着画瓷器。企业在当地要和一所院校联合搞科研,合作相对困难。

  有陶院的老师说,即便是当地的科研院校或者个人,科研成果较难得到很好的应用,无奈之余,只能寻求与外地企业合作,甚至廉价出售专利。

  思考3

  缘何陶瓷名家介入高科技陶瓷乏力?

  2011年7月,“江西高环”选择落户景德镇“科技孵化器”,生产一种蜂窝陶瓷,学名叫“汽车尾气堇青石蜂窝陶瓷”,安装在发动机和消声器中间。汽车启动后,发动机内会排放出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只要经过这道装置,有毒气体会被转化为无毒气体。对很多传统的制瓷工人甚至大师而言,把陶瓷做成这样,是他们不敢想的事情,想介入就更加困难。

  该公司总经理吕慧明说,“江西高环”在依托景德镇焦化集团的资金支持、相关科研院所贡献的技术成果后,才能上这个项目。之前,公司高层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只有美国康林、日本MGK两家公司能生产这类高端产品,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90%,国内虽有多家企业在生产类似产品,但技术跟不上,现在“江西高环”推出的这款高端产品,性能能和美国康林、日本MGK抗衡,企业也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跻身市场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百特威尔”的合伙人范亚强原本是浙商,两年前,他获悉景德镇有人研发出陶瓷耐磨球,作为商人,他深谙个中商机,并担心研发人因缺乏资金选择放弃或廉价出售科研成果,范亚强经过一番考察,去年果断选择加盟。

  范亚强解释,我国每年从印尼、澳大利亚等地进口一种叫锆的材料,耗资达30多亿美元。而他的合伙人通过多年苦心研发,利用纳米技术可以用氧化铝生产陶瓷耐磨球,取代了锆的作用,成本只是锆材料的五分之一。产品问世后,他们公司分别向中国、美国和欧盟同步申请了专利。

  景德镇名家众多,经营名人名作的中介机构经久不衰,很多都已发展壮大。最新数据表明,景德镇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9人,中国陶艺大师27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24人,省工艺美术大师148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800多人。这其中,有些大师的作品难求,在市场上售价动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且多是通过中介机构才能购买,都是价高者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景德镇的民间资本充足,很多大师都是“摇钱树”。

  在胚胎、釉面上搞创作很“厉害”的人,对高科技陶瓷可能就是门外汉,两者间,前者需要的是绘画功底、灵感和天赋,而后者需要精于研究、对化学成分的把握、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支持。在科技面前,钱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记者手记

  硅谷十年到底缺什么?

  对发展高科技陶瓷的企业而言,落户景德镇有喜有忧,一方面对当地政府创造的招商环境表示满意,从办证、投产都是一条龙服务,效率高。另一方面,有识之士建议当地政府出台更多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景德镇,更加有利于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百特威尔”的合伙人范亚强认为,做传统陶瓷产业,无论是工艺瓷还是日用瓷,景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现在发展高科技陶瓷产业,说明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落户景德镇的工业园区,无论是环境还是交通枢纽,和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相比较,不具有明显优势。

  企业在落户景德镇后,还需要接纳大量的科研、销售、管理人才,企业为了人才不惜重金,可人才到景德镇后,发现居住环境、子女教育都跟不上,常常令人打退堂鼓。很多时候,高端人才选择一家企业,同时也要认同这座城市的人文环境。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