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块头最大的瓯瓷作品有多大?答案是28公分高,40公分宽。
这个最大块头瓯瓷作品的烧制成功,对温州瓯窑学会会长陈景炜来说,是整个瓯窑复兴工程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大事。
目前块头最大的瓯瓷作品
从4月17日东瓯王庙开放至今,东瓯王塑像前香案上9件精致的瓯瓷礼器分别是1件香炉、2件熏香炉、6件供品盘,已经供奉了一个多月。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这9件瓯瓷作品,背后凝结了我市瓯瓷艺人诸多心血。
昨天,记者来到市区华盖山西麓的东瓯王庙,走进主殿,就看到东瓯王塑像前香案上供奉的9件瓯瓷礼器,最中央是一件高约28公分、直径约40公分的香炉,三足,两边有把手。最两边是两件尺寸略小的镂空熏香炉,香炉和熏香炉之间,都是3件叠在一起供放祭品的瓯瓷圆盘,每件圆盘图案相同,雕有江心屿双塔、榕树、茶花图案和“温州”两字,温州味十足。
这9件瓯瓷是温州瓯窑学会会长陈景炜的作品。我市文化部门经过充分讨论之后,今年农历正月初四,给了他设计图纸,要他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烧制出这9件瓯瓷作品。香案中间的那件香炉,它是目前块头最大、使用制作工艺最全的瓯瓷作品。陈景炜说,常见的瓯瓷作品,只有盏、碗大小,而烧制这么大一个块头的香炉,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香炉的烧制成功对整个瓯窑技术的继承和创新都有重要意义。
为了尽量还原瓯瓷的本来面貌,陈景炜制作的泥土是混合了永嘉楠溪江边的黏土和永嘉山里的山泥。
烧制香炉时曾烧爆了一个
陈景炜几乎使用了瓯瓷烧制中的全部工艺烧制这个香炉,香炉主体采用拉坯;三只兽足和两件把手采用模印成型的制作方式,这样就能保证样式一致,香炉上采用有浮雕、划雕、镂雕、模印贴花等工艺。
瓯瓷的烧制,分两步,第一步是素烧,高温800℃烧制3-4个小时,让坯体定型。在烧制过程中,三只兽足很难支撑整件香炉的重量,陈景炜只能把香炉垫起来烧制。第二步是上釉烧制,炉火温度渐渐升到300℃的时,要停一停,再烧1个小时,让它的水分充分挥发,从而防止开裂或爆裂,9个小时以后,炉火温度高到1305℃,就停止,再焖上十几个小时,这才完工,一件精致的瓯瓷就出炉了。陈景炜称,这些经验也是以前很多破坏性实验之后得出的。
在烧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火候,为了安全,也为了做实验,陈景炜制作了两件一模一样的香炉,在4月初先行试烧一只,由于炉火温度上升过快,结果烧爆裂了。吸取失败经验后,陈景炜仔细调整烧成曲线,4月14日,上釉入窑烧制,4月15日成功出窑,非常理想。4月16日,东瓯王庙开放前一天,陈景炜亲自把烧好的香炉恭奉在东瓯王塑像前香案上。
链接
瓯窑,有着悠久而美丽的历史。因瓯江而得名,故名瓯窑。始烧于汉代,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到元代,盛于唐、宋而终衰于元代。早在2011年,永嘉三江街道龙下村瓯窑陶瓷艺术研究所举行点火仪式,这意味着,经过千年断代之后,瓯窑技术重新接上,瓯窑文化复兴。
陈景炜告诉记者,从严格意义上讲,瓯窑烧制技术在元代后就逐渐失传,他带领团队根据文献资料,经过多年反复试验,终于烧制出连接传统又有所创新的新瓯瓷。
现在瓯瓷烧法和温州先人烧制的瓯窑有什么区别?陈景炜表示,烧法是继承了传统的烧法,新瓯窑区别于老瓯窑主要是用火材料的不同,以前用柴火,完全是凭制陶者经验,但是制作气氛会比较好,所成陶器的釉色也会比较好;现今一般都用气窑,因为气窑的温度更易控,所成的陶器的形状、硬度更理想,成功率也相对较高,但是瓯瓷的精、气、神却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