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泥人,喀左紫砂的特色品牌
1991年,徐明创办了“红山泥人紫砂陶艺雕塑工作室”,其间以佛教雕塑、紫砂彩塑和陶艺为主要经营项目。他创立的这个工作室的理念之一是想表现人类质朴的思想和情感,描述生活中原有的清新与惬意。同时将自己匠心独具的审美情趣注入其中,结合绿色紫砂的倡导,不断创作出紫砂陶艺新作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他选用无毒、无污染、无辐射的纯净泥料,遵循全手工制作陶品的原则,坚持天然质朴、艺术紫砂、文化品味、意蕴悠远的发展方向,努力打造喀左紫砂的文化品牌。
历经多年的发展,徐明创造的陶艺品逐步为人们所喜爱。徐明的代表作品“萨满神舞祭天”、“回娘家”、“好孕”等,体现了红山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巧妙结合。作品“摔跤手”、“大姑娘叼烟袋”等,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的特征。
在徐明的工作室,我们看到了摆在床上的题为“萨满神舞祭天”的一组泥塑。徐明说,祭天是蒙古族民间祭祀活动之一,是蒙族民众和蒙族萨满“博”共同实施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在蒙族地区,男萨满被称为“博”,女萨满称为“亦都干”,博的祭祀行为称“行博”。行博活动已流传了几千年,主要流行在北方的蒙古族聚居地区,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是传统的蒙古族原生态民俗民间文化。祭天祭祀仪式的场面庄严,祭词神秘,有严格规定的程序。徐明通过这些泥塑作品,形象生动地还原了蒙族人祭天活动的全过程。以泥塑的形式记录了这段历史,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祈盼,为祈福的人们模拟出祭祀的心获得满足的瞬间,定格下一段美好的记忆。“2008年,我带作品参加了"红山杯"展览会,当时获铜奖。发展紫砂产业,喀左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匮乏。我认为,喀左应与南方宜兴对接,鼓励大师带徒弟,只有将技术人员培训好,才能为全民创业提供条件。我现在培养了十多个徒弟,但受喀左气候影响,冬天停,到夏天暖和时才能开工。我这块阵地,急需扩大,需要辅助与支持。”徐明说。
投身紫砂,乌春雷的“另类转身”
今年34的乌春雷以前是做电子产业的,事业做得很成功。但他现在却调整方向,将经营重心转向紫砂产业的宣传推广领域。
1999年,20岁的乌春雷靠五千元起家,在喀左县城创办了春雷家电服务中心。经五年努力,把业务发展到了通讯、音像、电教等多种经营范围。2008年4月,乌春雷受命组建辽宁康联电子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2010年被评为中国新锐经销商20强之一。
这时,乌春雷听到这样一个信息:“喀左紫砂”被列为辽宁省六大轻工产业之一,被朝阳市列为十大文化产业之一,喀左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紫砂文化产业的口号。2011年,北方紫陶之都工业园项目启动,江苏宜兴、浙江、北京等地23家企业签约入驻。一些老的紫砂企业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焕发了青春,喀左全县上下正在形成发展紫砂产业的浓厚氛围。对市场信息反应敏锐的乌春雷决定投身于紫砂文化产业开发的大潮中。
2011年8月22日,乌春雷投资创建了喀左紫陶研究所和喀左金鼎紫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从2011年9月开始,乌春雷先后走访了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湖南湘潭、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分院、沈阳茶城、北京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重庆安陶……仅江苏宜兴,他就待了十多天,走访当地的紫砂从业者。白天调研紫砂市场,晚上回到宾馆及时整理,利用早晚时间搜集了几百本专业电子图书……现在他成立的喀左紫砂图书室,拥有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千余本。
乌春雷的公司于2011年成立了喀左紫砂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被省中小企业厅命名为紫砂创业辅导孵化基地。他先后与辽宁省中小企业厅、科技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三期紫砂技术培训班,培训紫砂艺术人才数百人。
由于表现突出,乌春雷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连续三年被授予喀左“优秀政协委员”称号。2011年9月,他当选为喀左紫砂行业协会副会长。
2013年下半年,乌春雷还准备策划举办一次“喀左紫砂与书法共舞”活动,计划将喀左“楹联之乡”等文化因素和紫砂文化有机结合,对外宣传推介喀左紫砂的文化品牌。
乌春雷说,与紫砂产业的其他从业者不同,自己是学营销管理的。学工艺已经晚了,是门外汉,但他通过建公共服务平台,建创业基地,为紫砂产业培养包括宣传、营销等环节在内的相关人才,他坚信大有可为。积极支持喀左紫砂产业发展的朝阳市委宣传部田铁林部长认为,乌春雷的做法别开生面,对喀左紫砂产业的发展,同样是大有裨益的,应该给予关注与支持。
下期预告:出自江苏宜兴大师之手的一把紫砂壶,可能卖到几百万乃至千万的高价,而优质的喀左紫砂原料,却用来做块八毛的地砖、十来元的花盆,为了十几万甚至几万元的微利,每每挖空一座山,污染一片水……请看本周五摆渡辽河守着优质富贵土,喀左亟盼富贵来。张松
周占群大师用喀左紫砂原料烧制的 “八仙过海”组壶。喀左徐明的代表作品“萨满神舞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