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古董鉴定都被钱‘绑架’了。”日前,合肥民间收藏达人宗流琐先生叹着气对记者说:“我们这些民间收藏爱好者,都不敢轻易涉水古董鉴定了。”据宗先生介绍,合肥众多搞古董鉴定的,涉嫌故意将赝品鉴定为真品。赝品为啥会被鉴定为真品?此中又暗含什么猫腻?
昨日,记者带着一套价值约50元的现代高仿茶具以及一只带缺口的破碗,展开了调查。
黄先生正在帮记者鉴定“古董”
初探底细
瞄一眼就伸手要鉴定费
在合肥城隍庙古玩市场,记者走进一家专门经营瓷器的店。看到记者提着的塑料包,店老板马上热情地说:“我给你看看。”
记者打开包,老板拿起一个瓷杯,只看了几秒钟就说:“看好了。”但等了好久,店老板也没说鉴定结论。当记者询问时,他才晃悠悠地伸出手说,要知道结果,首先要付钱。
出了这家店门,记者继续探访时发现,一些可以提供古董鉴定的小店,都是粗略看一下就张口要钱。一名熟知鉴定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合肥古董鉴定机构非常多,其鉴定方式也各种各样。但总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古董市场小店面的口头鉴定,一种是拍卖机构高规格的“证书鉴定”。“有些地方,只要给钱,你想鉴定成啥样就是啥样。”该人士说。
古董拍卖机构高规格的“证书鉴定”,也能让赝品弄个“真品”身份吗?记者决心去试探一番。
深入调查
先看藏品“定定心”
记者在网络搜索到合肥政务区一家自称是专业从事收藏艺术品交易等的机构。昨日上午,记者拨通了该公司一名员工留下的电话,表示“要鉴定一些藏品,需要联系一名专家”。该员工听后立刻表示,她会请该公司的专家帮鉴定。
当日中午1时30分许,记者来到这家收藏文化交流公司。在记者做完登记之后,一名20多岁的女孩出现在记者面前,她说,在见专家之前,先带记者到该公司参观藏品“定定心”。
记者随女孩来到该公司二楼,只见偌大的大厅内,藏品琳琅满目。女孩介绍,这些藏品中,很多都是外边收藏者的物件,被公司的专家鉴定后,自愿留下并委托公司代卖。
从二楼到三楼,女孩带着记者看了数百件的藏品,并不断地介绍:“你可以看出来,请我们公司做鉴定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昨天,还有一个人带着几大包东西,坐火车从宁夏来到合肥,请我们专家鉴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