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制冷剂的规模和技术全球第一,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综合产能全球第一,功能玻璃、先进陶瓷、耐火材料产值占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现代医药十余个化学药品、五个医疗器械产品及药用玻璃产品生产规模全国第一……从闻名遐迩的陶瓷之都,到厚积薄发的新材料之都,古城淄博走过一段不寻常的转型之路。按照规划,该市将用3-5年时间,打造出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链,以及新医药、新电子、新装备、新能源4个百亿级产业链。
深入探究就会发现,淄博全面重塑产业结构、强势提升产业层次的力量源泉,来自这些年来执著锤炼的创新能力。投入巨量科技资金引进和培育大批优秀创新人才,进而实施广泛而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健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这座城市加快摆脱资源和能源依赖、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科技创新是最大的生产力。一个企业拥有几十亿、几百亿的资产,不如拥有顶尖的专家和科学家!”当地一位企业家的话,道出了千年瓷都的转型之秘。
创新促动转型升级
走进中国陶瓷第一家上市公司淄博华光陶瓷的文化艺术中心,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铺满道路两旁、通体雪白的碳酸钙原石,这是陶瓷生产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而当踏入艺术中心的陈列馆,你会在美轮美奂的高品质现代陶瓷“海洋”中目迷五色。
“我们生产的瓷器绝大部分销往高端市场,赚取的是高附加值,而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陶瓷制作中蕴含的高科技含量。”华光陶瓷文化艺术中心经理王萍说。由该公司科技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华青瓷,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白如玉,既继承了古代青瓷的本质特点,又创新产生多个超越古代青瓷的性能优势。
淄博的汇盈新材料公司看上去并不起眼,然而,其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综合产能却已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正参与制定完全生物降解树脂国家标准。
“我们要让中国所有农民都能用上真正实现完全降解的塑料薄膜,大幅降低白色污染。”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宗华语气坚定。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淄博东岳集团自主研发的绿色环保制冷剂实现了对氟利昂的国产化替代,全氟离子膜打破了国外数十年的技术垄断。“这家企业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在全国科技竞争力500强中名列第四!”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党委副书记李玉文十分自豪。
创新驱动,已成为淄博企业转型升级的普遍选择,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各行各业全面涌现,规模、技术达到全国、全球第一的企业不胜枚举。截至目前,该市已有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包括一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9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十一五”以来,该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044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267项。
把引才作为“重中之重”
清华大学博士王鑫是淄博东岳集团高薪引进的人才,由他牵头研制的新型制冷剂成为中国绿色制冷剂替代国外产品的主力军,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淄博高新区祝社民教授的团队自主研发出新型高效无毒脱硝催化剂及装备,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十二五”期间可产生3000亿元的市场需求。
“科技人才是最核心、最本质的竞争力,他们能够对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点石成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我们这些年来始终把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作为重中之重。”淄博高新区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在引进科技人才、带动科技创新上,淄博舍得投入、目光长远。该市自2005年起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科技人才培育和创新项目实施,其中高新区直接用于科技创新扶持的资金五年间增加了 40倍。近几年,淄博一连出台了五个文件,在事业引人、待遇引人方面实施一系列突破性鼓励政策,高新区对进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100万元的创业资金、五年内免费提供1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和 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同时探索出“股权、期权、提成加奖励”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了大批海内外人才。
有了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撑,淄博顺势实施“151”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累计与国内外80余所重点高校院所、300余位专家达成合作项目200余项,带动产业投资近100亿元;在本土规划建设六大特色产业创新园、高新区智慧城市数字港等公共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在美国、德国规划建立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科技孵化器,全力推动科技成果的培育和转化,带动淄博经济全面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