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晋佩章大师研讨会于许昌神垕古镇举行
座谈会上,各位嘉宾通过发言,缅怀晋佩章大师
到场嘉宾合影
纪念晋佩章大师研讨会于神垕古镇举行
——大师及弟子联展同期进行
6月12日上午神垕古镇,各界人士齐聚“晋佩章钧瓷艺术馆”举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逝世五周年纪念研讨会”。本次活动围绕晋佩章大师生前对钧瓷的学术研究,治学精神,艺术成就展开讨论。同时,到场嘉宾为晋佩章及弟子作品联展揭幕,共展出晋佩章大师及李欣营、李建峰、丁建中、晋晓瞳、刘志钧等弟子的作品六十余件,造型多样,釉色瑰丽,令参观者目不暇接。晋佩章大师的长孙、第三代传人晋文龙与其父共同创作作品“瑞海瓶”参与展出。
晋佩章大师(1926-2008)是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南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被誉为“钧瓷泰斗”。1962年从部队转业进入神垕镇,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炉火人生。离休后创立“刘山窑艺实验室”,并出版了了多部钧瓷研究著作,其中以《钧窑史话》填补了钧瓷研究专著的空白,《中国钧瓷艺术》一书通过图片、文献、及专业论述,系统记录了钧瓷的历史、文化、现状,是钧瓷研究著作的里程碑。晋佩章大师晚年发现肺癌晚期,在病痛的煎熬中坚持写完《中国钧瓷釉彩》。
座谈会上,各位嘉宾通过发言,缅怀晋佩章大师。著名钧瓷文化研究专家李争鸣说:“在近半个世纪的钧瓷生涯中,通过万余次的科学实践,将诸多的钧瓷之谜一一解开,切笔耕不辍,同时还桃李天下,培养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志钧,河南工艺美术大师丁建中等一大批的优秀钧瓷艺术家,为我们的钧瓷事业做出前无古人的贡献。”
而著名钧瓷收藏家苏枫表示,在晋老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举世无双的技艺,更可贵的是晋老无私奉献,学无止境的精神。
到场嘉宾一同参观了展出,在参观的过程中,著名钧瓷评论家王忠全点评道:晋佩章大师的独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的作品古朴厚重,将传统手拉坯与柴烧工艺结合,以拙见巧内涵丰富,窑变自然,不仅遵循了古典的法度,而且将中国文化中崇尚自然的核心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志钧的作品,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烈,造型风格气势磅礴,富有张力,釉色淳厚艳丽,层次跌宕。李欣营大师的作品圆融细腻,结合现代创作技法创作传统题材作品匠心独运。李建峰大师的作品以壶为主题,工艺精巧技法纯熟,壶的造型多样,釉彩莹动。丁建中大师的作品以要变釉彩奇丽著称,造型富丽端庄,釉色温润多姿,善于运用传统元素,功力深厚。
许昌文联主席谢玉好同志总结道:晋佩章大师不仅自己德艺双馨,赢得业内外人士的尊重和赞誉,而且指导出一批当下钧瓷界的中坚力量,对钧瓷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