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喀左某陶瓷作品展厅里,立即被琳琅满目的青瓷所吸引。不论是碗、盘、碟、杯、执壶、渣斗、熏炉等实用瓷,还是笔筒、笔洗、印泥盒、镇纸等文具瓷,或是瓶、尊等陈设瓷,无不如冰似玉,青翠欲滴,仿佛一器之上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颜色,万般灵秀,体现出青瓷独具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征。据陪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明亮介绍,这就是享誉中外,后日臻没落,神秘消失,如今又浴火重生的辽青瓷。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周明亮对辽青瓷作品进行精细加工
青瓷称得上是中国瓷器的鼻祖。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先民就烧制出原始青瓷,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工艺已十分成熟。真正将青瓷推向艺术巅峰的当属南宋时的浙江龙泉窑。受皇帝和文人士大夫喜爱推崇,古代龙泉窑成为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制瓷规模空前,技艺精湛,龙泉青瓷行销全国远销海外。
与南方的兴盛相比,北方青瓷则显得有些寂寥,许多知名窑口随着政权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多数都冷清下来。青瓷在北方属辽瓷的一个分支,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没能得到更大的发展,造就了浙江龙泉青瓷一枝独秀的局面。
如冰似玉的辽青瓷梅瓶
辽青瓷在中国瓷器“南青北白”的交融与衍变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新一代陶瓷艺术工作者决心恢复它往昔的风采,让璀璨华美的“瓷中之花”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陶与瓷虽属姊妹艺术,但两者区别很大,除烧成温度、装饰手法不同之外,瓷器烧造必须使用专用的瓷土,才能结实耐用,形成“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工艺特点。喀左素有“北方陶都”的美誉,陶土矿产蕴含丰富,却始终找不到适合瓷器生产使用的瓷土,这成了复烧辽青瓷工作中的最大障碍。
经历了复杂艰苦的资源考察后,周明亮终于发现喀左境内拥有高质量的膨润土和高岭土,这恰恰是制作青瓷的理想原料。又经过一系列的选料、制模、烧制、修改、实验,两年之后,在他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下,辽青瓷,这一带有浓重历史感和地域特色的瓷器品种,终于在喀左县浴火重生。
辽青瓷以釉色和造型取胜。它釉层肥润,造型古朴端庄,意蕴含蓄委婉,凸显散淡清远的自然美,拒绝俗艳,一派冰清玉洁的高古之风。其中的优秀品种如豆青、粉青、梅子青,釉色白中泛青或青翠如玉,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让人想起唐代陆重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绝妙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