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德化陶瓷闻名海内外,它的烧制技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主播看非遗,就跟随我们的主播到德化,去看看德化陶瓷的烧制技艺。
【正文】
德化县三班镇的月记窑,这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窑址,如今成了一个现代的陶艺体验中心和展厅,它的隔壁就是烧制的窑炉,这是瓷器制作最为重要的工序。
王刚:这种一般只摆三个是吧。
师傅:是。
王刚:刚才外表刷的是什么?
师傅:高温土。
王刚:作用是什么。
师傅:比较打得开。
(现场摆窑) 月记窑属于龙窑,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温度高、燃烧快,在明清朝代兴盛一时,但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没落。
吴金填,旅居海外的70后陶瓷艺术家,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德化,他了解到这座窑几近荒废,萌生了复兴龙窑的想法。 (陶瓷艺术家吴金填:我们老祖宗留下来这样宝贵的资源,今天这个时代怎么用新的方式发光发热。) 传统的陶瓷工艺,产能不足,经过几代陶瓷人的探索和实践,如今已改为电能批量生产,但吴金填坚持走手工的路子,希望通过龙窑的文化底蕴,塑造一种不同于工业化时代的个性化产品。 (陶瓷艺术家吴金填:把烧窑做成类似舞蹈的,把烧窑最美的景象留给游客,把龙窑的文化,带来一系列的建筑,包括很多国外龙窑文化吸引进来。) 就这样,不到三年时间,"月记窑"已经名声在外,吸引了20多个国家近百位陶瓷艺术家前来创作交流。而它们的个性化茶具产品也供不应求。月记窑"的成功案例也深深影响着当地陶瓷业者的观念。 (德化县文体局负责人:下一步委托北京非物质遗产研究院制定保护计划,分期进行窑的保护工作。) 未来, 当地计划以月记窑为样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