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6月28日宣布,从7月10日起对非居民天然气价格进行上调。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近两年来,天然气已经成为了国内大部份产区首推的生产燃料,并占据着生产总成本的45%。按业内核算,本次天然气的涨价,将导致每条窑炉第每年增加数百万成本,从而让原本利薄的陶企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陶企望“气“却步
“要讲究节能环保,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压力。”最近,江西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胡江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目前,在他管辖的区域内,仅有江西新明珠、江西威臣等14家陶瓷企业,7条生产线正在使用天然气,日均用量为20万立方米。同时,他也正在想办法游说其他企业加入这个清洁生产行列。但是,自从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的天然气价改方案落地后,问题就来了。
7月10日,为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紧张形势,深入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国家发改委正式对非居民天然气价格进行上调。经过调整后,全国平均每立方米门站价格将从1.69元提高到1.95元,幅度为15%。价改标准明确将天然气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两部份,前者每立方米提价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可涉及气量指标为1120亿立方米(即上年度天然气实际用量);后者价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气)价格的85%确定,可涉及气量指标预计为110亿立方米。
各地区气价可由供需双方在国家限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而高安政府拟将天然气每立方米提价1块钱左右,这就意味着那14家企业每年将会均摊到500多万元的新增生产成本,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坚持环保下去。与此同时,因为这个“不断提高”的成本问题,那些尚未参加清洁生产的企业也将会重新回归到观望状态。
据本报各地记者调查了解到,各地天然气价调幅并不相同,各个企业因为产品品类的不同,所受到的影响亦有所不同。例如,在拥有120多条生产窑炉的河南长葛,本次天然气价格仅上调了0.4元;而在晋江产区,现有172家陶瓷企业正在使用天然气,其中64家全部改用天然气,43家部分改用天然气,日均用量150万立方米。据业内人士核算,若按本次调价方案中的存量气最高限价进行天然气提价,晋江地区平均每家企业每年要增加128万元的生产成本;在山东淄博,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少,因为该产区内全部使用天然气生产的企业并不多,而亚细亚算是其中的一家;
不过,企业普遍认为,由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陶瓷卫浴产品市场不断收缩,各项经营成本日益上涨,建卫陶行业已是微利经营,即使产品在终端标价过千,但是实际到厂家只剩下400块钱,而最终能够留作于生产成本的费用,实质并无多少。在这情况下,实施天然气价提升,无疑是逼使企业减少使用天然气,如果再投入新能源的开发,那么企业将直面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