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论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命名

发布:2013-12-25 9:11:00  来源: 网兴网络 [字体: ]

一个人要取一个好名字,一件陶瓷艺术作品也要取一个好名字,为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命名是近百年出现的事。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一般不见取名,因为那个时候几乎是工匠们的集中制作,瓷绘师开始在作品上题跋、命名、签名是从清末的浅绛彩瓷开始流行的。

  浅绛彩瓷仿照文人画的样式,开始在作品上题跋和签名,这一时期的题跋的内容比较泛,文字也比较多,多讲述作画的缘由、背景,里面还夹带着诗歌、命名和签名。到了民国新粉彩时期,长篇题跋逐渐减少,应景诗和命名增多。到解放后,题诗更少,多直接命名和签名。在当下,景德镇陶瓷艺术家都会为作品命名,然后签名的做法比较普遍。


  当陶瓷是工艺美术作品的时候,命不命名并不重要。但当它华丽转身演变成陶瓷艺术时,命名就至关重要。以前的陶瓷工艺同一题材、同一画面当然可以用同一个名称,现在要创作陶瓷艺术作品,不能一味的复制,而要新鲜独特,自然要求命名与众不同。一个好的命名,会使作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得到提升,相反,一个拙劣的命名会使一个好作品大打折扣。这对于原是工艺之城的景德镇而言,一直是被大家所忽视的方面。现在大家都想将陶瓷工艺提升到陶瓷艺术,命名自然就变得重要了。

  但现实是,当今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命名方面却不敢恭维。有些艺术家还是套用传统工艺美术的命名,有些艺术家胡乱取一个,有的艺术家创作时的确想将作品与命名完美结合,但由于文化修养不够,命名还是不理想。这些状况都极大的影响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作和价值。因为对于工艺成熟的景德镇艺术家而言,不是担心创作不出来,而是担心不知道创作什么?与创作什么相关联的命名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瓶颈,需要我们好好研究和解决。

  首先,命名要谨慎。命名不能完全不顾作品,取些都作品完全不相符的名字。一个命名最起码要与所创作的艺术形象相吻合,不然就让观众认为这样的艺术家不够严肃。文化水平高低没关系,但艺术态度应该认真。比如画面上所画的荷塘花红叶绿,繁荣似锦,命名却是“秋荷”。这样的作品即使艺术形象再好,也不好让观众喜欢,就像一位美貌温柔的女孩,却取了个“胜男”的名字,总让人难以亲近。所以,需要陶瓷艺术家多观察和了解自然和社会,取名字时做到恰如其分。这些应该也是很基本的,只要艺术家细心一点就可以避免。

  其次,命名要文化。陶瓷艺术作品的命名由于受历史和民俗的影响,一些传统图案不断发生衍变,有些图案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发生了重组和变异,的确很容易混淆和误解。这需要我们多了解文化。比如王昭君出塞图和文姬归汉图往往容易混淆。王昭君出塞图中王昭君的神态应该是伤感和不舍的,不管我们今天赞颂她的和亲如何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当时实质就是男人打不过,让女人去搞定的屈辱事件,而且她本人故土难离,悲伤凄切。所以不能把她画成骑在高头大马上,兴高采烈,跃马扬鞭,那是归汉的文姬而不是昭君。

  最后,命名要智慧。好的命名很能显示作者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陶瓷艺术属于中国艺术,中国式的命名应该含蓄、诗意、有余味,而不能直接。这对于陶瓷艺术,尤其是现代陶艺,更需要较高的水平。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命名的确能取到画龙点金,提升品位的作用。如获得十一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金奖的孟福伟的《生死时速》就是这样的作品,如果作品命名为《汶川地震》则平淡无奇,如果命名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则无震撼力。命名为《生死时速》将生命的价值得到彰显,围绕生命价值所进行的中国军人的救助,老百姓的自救等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一作品的命名使得其艺术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

  命名是件重要的事情,不能马虎应付。陶瓷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应该想好作品的命名,这样在创作过程中才会思路清晰,一气呵成。当然有些作品是偶然获得,事后取个合适的名字也是可以的。尤其不要取些莫名其妙的名字,让观众云里雾里。其实之所以名字莫名其妙,是因为作者本身创作时心中的意象并不明晰,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浓烈,自然也就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陶瓷艺术家不仅要把作品创作好,还要把名字取好。这样才能相得益彰,文采焕然,让人过目难忘。

  (陈健毛,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史副教授,武汉大学艺术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陶瓷美学研究)

  撰文/陈健毛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