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是中国瓷都之一,其日用瓷器、工艺瓷器等行销世界。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潮州牌坊街,每个牌坊都有一段潮州名人历史。 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摄
潮州牌坊街,每个牌坊都有一段潮州名人历史。 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摄
告别普宁,一路向东,采访组记者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潮州。
潮州东邻福建,西连揭阳,南接汕头,北通梅州,濒临南海,是广东生产陶瓷的重要区域,也是“潮文化”发祥地,以潮州话、潮剧、潮州工夫茶、潮州音乐、潮州菜、潮绣等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外。厦深铁路的开通,又将为这座“老瓷都”带来怎样的新生机?
辐射潮州、汕头、揭阳三地
离开普宁后,原计划前往下一站汕头。不凑巧,当行车至潮汕站时,被告知已过了汕头,到了潮州地界。
“汕头段的火车站,叫潮阳站,设在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境内;这里是潮汕站,位于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 潮汕站的施工人员小李告诉记者,厦深铁路在潮州市境内的长度为52.126公里,途经饶平县的联饶、高堂、钱东以及潮安区的铁铺、宫塘、磷溪、江东、龙湖、金石、浮洋、沙溪等11个镇。在潮州段设有两个站,潮汕站和饶平站。
“之所以不叫‘潮州站’,而叫‘潮汕站’,也是因为该站点是辐射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地共用的潮汕地区唯一地级站。”潮州市委宣传部外宣新闻科科长陈惠永说,潮汕站距离潮汕机场约10公里、潮州市区约14公里,距离汕头市、揭阳市均约16公里,是潮汕地区的枢纽站。
记者在现场看到,潮汕站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建筑风格多采用古典元素,如木雕花窗和“燕式”屋顶等。作为潮汕揭三地的枢纽站,规模比之前的鲘门站、葵潭站大得多,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工人都在加班加点赶进度,预计28日前能够正常投入使用;而站外周边广场、交通接驳场站还在建设中。
据了解,潮汕站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设置旅客站台4座,站台长度450米,站台雨篷建筑面积达到22930平方米,正线及到发线共10条,数量居广东段沿线11个车站之首。
据介绍,潮汕站最多可接纳2000人候车,远期规划运输能力可达到客车120对/日,旅客吞吐量约2200万人/年。
擦亮潮州“瓷都”金招牌
记者一行从潮汕站开车回潮州市区的路上,沿途看到很多大幅的陶瓷广告牌。在入住的潮州迎宾馆大堂,也看到了各类精美瓷器的展台,甚至酒店室内卫浴也是复古欧式设计,纹样华丽细致。
潮州市中国瓷都陈列馆馆长陈得茂告诉记者,潮州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千年瓷都”之一,其制瓷历史之悠久,“始于隋唐,盛于宋朝”。据史料记载,古时潮州城的瓷窑分布四郊,其中以素有“百窑村”之称的东郊笔架山最为密集,连亘达2000多米。
记者在潮州市中国瓷都陈列馆看到,6000多平米的展馆内,聚集了10000多件展品,展厅分为工艺瓷展厅、日用瓷展厅、卫浴陶瓷展厅等。
“厦深铁路开通后,来这里参观的人将会更多。”据陈得茂介绍,潮州作为瓷都,“瓷”是绕不开的主题。“潮州中国瓷都陈列馆是潮州旅游的经典景点之一,每年大概有10万游客到这来,特别有不少香港游客慕名而来;厦深铁路的开通,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潮州瓷都,将潮州的瓷文化带回去。”
扭转“墙内开花墙外香”局面
“说起瓷都,很多人只知道景德镇,而不知道潮州;其实,相比景德镇瓷器工于古法,潮州的瓷器更加平民化、商业化。”陈得茂说,潮州瓷器的生产是订单式,“人家需要什么样的瓷器,我们就生产什么样的。”
据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柳茂春介绍,潮州瓷器品类繁多,尤其是生产日用、工艺、卫浴瓷具的厂商最多,目前潮州的陶瓷企业多达3000多家,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多达数百家以上;全陶瓷行业累计创造的经济总量高达500亿元。
柳茂春说,潮州的瓷器生产主要靠出口,全世界范围内,20%的卫浴瓷器是潮州造,50%的艺术陶瓷也产自潮州,“全世界每两个花瓶中,就有一个潮州造”。
“潮州陶瓷的名号,在国际上很响亮,我们的陶瓷出口涵盖欧美、东南亚、日韩、阿拉伯地区、南美、非洲等,几乎全世界都在用我们的瓷器。”不过柳茂春坦言,近年来国外经济形势不乐观,也影响了陶瓷的出口。“现在很多企业越来越看重国内的市场,开始从单纯的外贸转为内销,厦深铁路的开通,也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的交通便利。”
柳茂春希望,随着厦深铁路的开通,能让更多的内地人了解潮州陶瓷,为潮州陶瓷企业带来更多的客商和信息。
厦深铁路的开通,除了柳茂春充满期待之外,陶瓷行业的企业家们也很兴奋。潮州海纳百川花纸厂的总经理姚秀兵告诉记者,他在山东德州和广东潮州两地都有公司,此前来往两地十分不便,现在有了厦深铁路,就能时常两地跑生意。“我很多山东的客户,早就想过来看看我在潮州的工厂,之前交通不便未能成行,现在铁路开通了,方便得多。”
“厦深铁路的开通,也能吸引台湾、香港、深圳、厦门的设计师来这里工作。”潮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首届副会长、潮州莺歌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登龍说,厦深铁路使深圳、潮州、厦门三地形成两小时经济区,方便人才、科技、信息的交换,将大大促进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记者 胡思幸 谭玲娟)
(责编:陈育柱、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