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首届新中国陶瓷艺术高峰论坛在九江举办

发布:2013-12-31 9:51:24  来源: 网兴网络 [字体: ]

12月26日,由九江市水墨沙龙艺术馆、九江市联盛集团、九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景德镇华艺文化公司共同主办的首届新中国陶瓷艺术高峰论坛在江西九江水墨沙龙艺术馆举办。特邀的实力收藏家,新中国陶瓷研究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媒体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雅昌艺术论坛新中国陶瓷版版主李克良主持。

在论坛上,九江市文联主席张国宏致辞,藏家以及专家学者代表从新中国陶瓷的历史沿革、特殊地位,艺术价值、审美特色以及收藏感悟与投资价值等角度,全面阐释了辉煌灿烂的新中国陶瓷文化。 “7501”毛泽东用瓷国内收藏品种和数量最多的藏家张曙阳,解读了“7501”毛泽东用瓷的收藏价值。他认为,“7501”毛泽东用瓷具有很高历史价值,代表了当代制瓷的最高水平,后人很难超越,有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官窑;新中国陶瓷艺术在国外广泛传播,国际认可度高。

李克良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新中国陶瓷艺术因其特殊性,必将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的特殊地位和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价值,而且有着与以往各朝各代的陶瓷艺术不同的审美特征和意趣。 他认为,新中国陶瓷艺术取得辉煌灿烂艺术成就的主要成因,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需要,需要的力量是强大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改变,变革是促进生产力跃升和生产关系改善的不二法门。第三个关键词是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进步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工艺改进和设备改造也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力提升因素。 资深藏家段步仁分析了新中国艺术陶瓷收藏与投资价值。早在他看来,衡量一个收藏品是否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就看该收藏品是否具有稀缺、精美、珍贵的特点,而新中国艺术陶瓷完全符合这六个字的要求。其稀缺原因在于:创作时间短,从事艺术品创作的人并不多,留在国内和民间的艺术陶瓷精品很少,“文革”十年艺术陶瓷创作遭到极大破坏,很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惨遭毁灭;其精美原因在于: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这个时代聚集了大批优秀的陶瓷艺术家、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建国初期中央政府对景德镇陶瓷的生产和发展非常重视,新中国的官窑体制;其珍贵的原因在于:产生创作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时代,诞生在一个政治特征非常鲜明的时代,有些新中国陶瓷原本就不是为销售给个人而创作的商品。

景德镇收藏大家公智勇讲述了从收藏中品味陶瓷艺术大师王步的独特感受。享有“青花大王”之称的王步从事陶瓷青花艺术创作60余年,生平所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等瓷作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其作品画意浑厚、清新、简洁、淳雅,运笔自如、流畅,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 资深藏家陈海波介绍了近现代陶瓷的历史与发展情况;一线资深藏家邵志鸿主讲了新中国陶瓷造办处——轻工部陶研所,介绍了该所的历史作用以及艺术成就;陈志强介绍了建国后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发展的概貌;李晖讲解了新中国国家用瓷的有关情况。

水墨沙龙艺术馆馆长宗建文在总结中说,举办此次展览和论坛,目的在于宣传新中国陶瓷艺术,弘扬新中国陶瓷文化。在中国艺术审美文化史上,新中国陶瓷艺术精品艺术特色鲜明。其以现实主义作为主要表达方式,时代特征明显,反映现实生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能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可,包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和文化内涵。这些特征完全不同于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艺术精品,从而具有了独特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必将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