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厦门市博物馆的馆藏中,有一件闽南陶瓷精品,那就是清代的德化窑加彩罗汉。
众所皆知,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名窑之一,始烧于宋,发展于元,昌盛于明,衰于清。产品以白瓷为主,兼烧青白瓷与青花瓷等。因产品制作精细,技术娴熟,质地坚密,莹润如玉,釉面滋润似脂,素有“猪油白”、“葱根白”“鸭绒白”等美誉,欧洲则称为“中国白”。加彩作品在传统德化窑中并不多见,像这样的加彩罗汉称得上是难得佳作。
作品高18cm,罗汉呈半跏趺坐姿,盘腿席坐。右腿屈膝于胸前,赤足裸露前伸,左腿盘曲于右腿下,左手裹袖横置于右膝上。人物头部光秃呈冬瓜状,颅顶及前额隆突,浓眉大眼,双目圆睁,嘴形呈张口话语状,两颗门牙暴显,嘴角两腮及下额缀饰卷曲短髭。身披黄色袈裟,下着靛蓝宽松长裤,颈项筋肌、喉结暴凸,前胸裸露嶙峋肋骨。黄、蓝衣裤上点缀着一朵朵黑色的折枝花、宝相团花,袈裟上还装饰有卷草纹花边。色彩艳丽的服饰与洁净厚润的白色肌肤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此塑像不落传统窠臼,独辟蹊径,人物雕塑精准提炼,面容清瘦矍铄,双目炯炯有神,不仅极尽技艺刻画出罗汉的神圣威严,而且服饰衣褶翻折自如,如行云流水,服装色彩大胆运用了黄、蓝、黑、白四种素色,简练大方,塑造出一位气宇轩昂、仪表非凡的苦行僧形象,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让人赞不绝口。
[憨鼠责编: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