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创新这项濒危的传统技艺,我市大力保护传承人,加强后继人才培养,支持地方文化企业研发生产蕴含地域文化韵味、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寿州窑工艺精品,不断激发“非遗”项目的活力——让千年瑰宝重焕光彩
一千多年前,寿州窑曾以“寿州瓷黄”闻名于世,跻身唐代名窑之列,却在唐末逐渐衰落并停烧。虽然寿州窑已销声匿迹,但是烧制手艺在民间世代流传了下来。
2010年,我市成功将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和创新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使这一濒危的千年瑰宝重焕光彩?这引起了淮南人的普遍关注。
一位学者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标本,只有激发其自身的活力,才能让其焕发青春,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近年来,我市宣传普及传统文化,建立寿州窑技艺传习基地,大力培养后继人才,同时鼓励和支持地方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生产出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寿州窑工艺精品,走出一条产业化之路,让“非遗”真正走入社会。
走进八公山麓的天宝双遗文化园,在寿州窑体验陈列馆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沈德亮正在对窑泥制坯,“寿州窑手工制作包括采料、制泥、制坯、上釉、装饰、烧制六道工序,在体验馆我们还原了古代的制作工具和流程。”68岁的沈师傅,祖上曾在上窑镇创办过“沟东窑”沈氏瓷器作坊,是沈氏第五代传人,现在主要从事寿州窑手工技艺的发掘和研究。“参观了体验馆,又亲眼目睹了沈师傅的手艺,我们对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才算有了深入的了解。”前来参观的游客王健感叹不已,他还在沈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拉坯,制作了自己喜欢的陶瓷形状。
“烧窑靠火候!”沈德亮老人指着一口古朴的圆形窑介绍说,这就是古代用的馒头形倒焰窑,点火后火焰经过火膛先喷到窑顶,再倒向窑底,流经胚体,使整个窑内都能均匀受热,“经过小火、中火、大火、最后48小时保温,无数次摸索我们才掌握了古寿州窑的烧制方法。”2006年,沈师傅在八公山成功烧制出失传千年的寿州窑产品,也让寿州窑手工技艺的发掘和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寿州窑传统工艺展示馆,陈列着寿州窑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产品,窑品多呈现出器件厚重、胎质坚硬、造型朴拙、釉彩浓郁等特点。“这些都是从民间淘来的,是有千百年历史的寿州窑瓷。” 沈德亮通过研发创新,用寿州窑制坯技艺烧制出“仿青铜器文具”、“凤鸣壶”等产品大获好评,市场前景广阔。
在沈德亮的研发带动下,他所在的淮南市天宝工艺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将“地产原料”、“传统工艺”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生产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蕴含淮南文化韵味的旅游工艺产品。“我们很多产品都是供不应求的,热销的像英雄罍、化龙瓶都获评省知名旅游商品,并在国际博览会上斩获大奖。”天宝公司相关负责人朱志杭介绍说,现在公司每年寿州窑旅游产品收入能达到1000万左右。
作为全市唯一从事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窑”、“紫金砚”传统技艺的传承研究、创新发展、收藏展示为核心内容的观光型文化生产企业,天宝公司为抢救濒危的传统技艺,积极保护和深化“活态传承”,聘请老艺人及专家授课,同时与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院教育机构合作,成立教学实习基地,提升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度。2012年公司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了占地15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陈面积2500平方米的天宝双遗文化园,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文化园也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传播千年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休闲观光胜地。
“古代学习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至少需要三年,现在也要一年半,真正愿意沉下心来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很少。”沈德亮老人告诉我们,寿州窑手工技艺面临着传承难题。“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参观了解这门技艺,然后愿意来学,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老人的语气很急切,也透着担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非遗,不能只是消极保护,更要积极传承。”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不能静静地掩藏在陈列馆中,还应该勇敢地探索市场、适应市场,使之更有生命力,传承得更为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