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王亚亮报道:2014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昨日召开,市委书记李贻伟表示,佛山要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府哪怕是把路修得窄一点,也要舍得花钱支持创新,拥抱正在到来的第二个科技的春天。
副市长刘炜在会议上宣读了市政府《关于颁发2012年度佛山市科学技术奖励的通报》,“建筑陶瓷表面磨削抛光用金刚石磨块的研制及产业化”等106项技术获得奖励。
据介绍,去年我市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全市财政已安排创新资金23.49亿元,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佛山高新区在全省高新区的考核排名也从之前的末位跃升至第三位,全市入选“千人计划”的专家数增至13人,初步形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氛围。
应邀出席会议的广东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评价认为,佛山作为广东科技创新的重要先行地和桥头堡,近两年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形成了一支较大规模的创新队伍,很多经验已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创新驱动战略是佛山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市长刘悦伦表示,未来我市要继续实施产城人融合战略,实施科技金融产业融合战略,创新机制体制,用好用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花絮
书记爆料:当年发明超美国几十年经验
“科技工作者非常辛苦,又非常快乐,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愿意做一名科技工作者。”企业出身的市委书记李贻伟在昨日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也谈起了自己作为一名“理工男”的技术情结。
李贻伟1988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学造纸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企业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佛山市泰嵩纤维内底板制造有限公司工作。昨日他现场爆料说:1995-1996年间,他也曾获得过佛山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虽然没有奖金,但我因此评上了高级工程师。”
“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因为那项技术让我们在美国人面前争了一口气。”李贻伟说,“当时美国人整天批评我们的工艺,说我们的板的厚度控制得不好,我们想了一个办法之后,一下子超过了美国几十年的经验,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佛山日报记者王亚亮) 上接A01
“当年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候,砸锅卖铁也要搞两弹一星,佛山也要有这种勇气坚持创新驱动。”李贻伟也表示,科技创新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哪怕是做陶瓷、做纺织的传统企业,未来也必须靠创新闯新路,否则将面临淘汰的危机。
李贻伟说,虽然目前政府在城市建设、民生建设等方面投入很大,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创新投入,“就好比如不能为了吃好饭而不让孩子读书一样。所以我们要下决心,宁愿把路修得窄一点,也要舍得花钱大胆支持科技创新。”
按照他的判断,改革开放35年之后,科技的又一个春天正在到来,佛山必须看到这个机会,继续发挥传统企业的优势,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优势,发挥佛山人敢于尝试的优势,积极拥抱这一新的春天。
科技创新关键靠人才。“能否在人才竞争中胜出,关键要看地区的‘磁场’够不够强,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李贻伟表示,未来佛山仍要继续走产城人融合之路,继续提高城市的软硬环境,提升城市的“磁场”,聚集更多创新型人才,使佛山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