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华轩
惊艳!惊艳!太惊艳了!在“新梦想大会”上,嘉宾对展出的三件晶彩陶瓷赞不绝口。随着光线细细看去,其中一件作品以根深叶茂、青翠葱茏、寿历千年的青松作为背景,用华贵的特种金作底,巧妙地将八只仙鹤完整地贯通于器形的正反两面,整个画面一气呵成、简洁流畅。晶彩工艺光变色幻的艺术效果不仅将鹤洁白的羽毛、殷红的鹤顶表现得栩栩如生,而且将鹤群停立、漫步、凝视、回盼、搔腮、梳翎、唳天、私语的不同神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图案从远处看去,直光似锦,侧光似绒,光移色变。那么,这三件令众人惊叹的陶瓷作品出自哪里?又是谁如此巧夺天工?
“现代官窑”晶彩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陶瓷艺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古老的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晶彩陶瓷就此诞生。晶彩陶瓷的问世是陶瓷装饰艺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使中国的陶瓷装饰艺术在世界陶瓷装饰领域中大放异彩,从此也开启了它的御用国礼之旅。
2000年7月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不仅收藏了由自己亲笔题词的晶彩艺术陶瓷《松龄鹤寿》,而且将另一尊《松龄鹤寿》作为八十寿辰的贺礼,赠给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深得老人欢心。
2005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曾庆红将观音瓶《牡丹孔雀》赠与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9月,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将大口鼓腹球瓶《国色天香》赠与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10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将大口鼓腹球瓶《豪家丽景》赠与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
2005年7月,晶彩陶瓷艺术品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大厅隆重展出,并在当地引起强烈凡响,其中龙耳月光瓶《松龄鹤寿》被美国亚洲博物馆收藏,馆长在打开瓶子时惊讶地叫了起来:“太美了,没想到中国陶瓷有这么美。”这也是该博物馆第一次收藏当代陶瓷艺术品。
2010年3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白俄罗斯、芬兰、瑞典时,将晶彩陶瓷作为国礼赠与四国领导人。晶彩陶瓷不仅是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张万年等国家领导人的御用国礼,也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外事局、全国人大外事司、外交部、商务部、大使馆等高层互访的首选陶瓷艺术收藏品和礼品。
这次“新梦想大会”上展出的晶彩陶瓷,正是它的创始人邓念东的作品。活动结束时,《CM华夏理财》记者在太庙休息室见到了邓念东。50岁左右的他一身黑色笔挺的西装,和蔼可亲地和女儿邓蕊欣一同走了进来。高科技高艺术结合
邓念东说,晶彩陶瓷之所以能够成为国礼,不仅因为“晶彩”的釉料、制作工艺、设备、多次烧成等高科技技术以及独一无二的制作手法,更因为它的视觉冲击效果。强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观赏者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发现。晶彩陶瓷的出众之处还在于它的“兼收并蓄”,不但能制作中国画的工笔、写意、花鸟、山水,外国画也能制作,这样就突破了艺术专业领域的界限。
晶彩陶瓷的一大特色就是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从平面作品转变为曲面设计,然后绘制在陶瓷上。由设计师设计的立体图绘制在瓶胎上,烧制完成以后,立体感和独特的景深效果使画面恢复了原来的光彩。烧制后,画面既不变形,也看不出任何接缝。绘制图案的颜料从国外进口,再添加硒、二氧化硅等百种无机元素调配而成,其牢固度、耐磨性和色泽都非同一般,使晶彩陶瓷的图案产生了刺绣的效果,可以说,晶彩工艺品是陶瓷中的
锦缎。
要想烧出世界顶级的瓷器产品,炉子是很关键的环节。邓念东兴奋地介绍,“现在,我们在设计更新优化炉子,我们要求正负温差在1度左右,在世界上其它国家谁也达不到这个水平。晶彩陶瓷是多次烧成,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技术,它是一个复合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来做一件综合产品,这样形成一个高科技结合的一个典范。”
晶彩传承之道
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艺术学院的邓蕊欣,专业是服装设计,后来选择回国,跟着父母开始学习晶彩陶瓷。是什么原因让邓蕊欣从服装设计转变到晶彩陶瓷呢?
邓蕊欣微笑着说:“我相信艺术都是相通的,服装是给人做设计,而晶彩陶瓷是给瓶子做设计,其实同样是穿衣服,量体裁衣。”一次偶然回国,邓蕊欣去看了一场晶彩陶瓷展,她发现妈妈做东西很漂亮,而以前邓蕊欣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看过。当时她喝了点酒,晶彩的3D效果就制造出了一种幻觉:所有的瓶子里面像装了灵魂一样都跑出来了。然后邓蕊欣当时就决定不回英国了,留在中国。
尽管晶彩陶瓷得到了很高的赞誉,但它并没有在市面上销售,它的流传只停留在国家首脑与国外首脑的互赠上,所以邓蕊欣决定要做一个二线品牌。以晶彩技术为核心加一些更新的设计元素,把晶彩陶瓷推向世界,把中国瓷器品牌重新立起来。中国目前还没有高端的瓷器品牌。她要做一个晶彩陶瓷的艺术衍生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
“将来的五年里,父亲要把这个技术传给我,以后这个品牌由我来做总设计师。”邓蕊欣自信地说。在晶彩事业上,邓念东并没有强迫女儿,而是让她慢慢地去了解和认识,她爱它了,才会发自内心地继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