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2013年陶瓷行业八大热门事件

发布:2014-1-20 15:46:31  来源: 九正建材网 [字体: ]

    2013年,是我国建陶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行业里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产品,也发生了许多在我国建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建陶企业多年的品牌建设投入终于初步取得回报;围绕喷墨印花技术,涌现许多新的技术突破和产品趋势;在政府的不断引导下,转型升级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1、清远环保局长下台
    南方都市报1月1日讯,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于当天发布信息称,经广东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专家鉴定和清城区纪委等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民众实名举报清城区环保局局长陈柏和违纪录音内容属实,陈柏和确有谈论了与其身份不相符的言论。同时,陈柏和还涉嫌其它违纪问题。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陈柏和事件”的始末:
    2013年12月9日,清远市民实名举报清城区环保局局长陈柏和违纪,并提供一份长达8分钟的电话录音,录音中包括“清远市清城区有8个街镇,就算我每个街镇拿100万,我们都可以有800万,大家分了,都有400万”,“分分钟可以搞垮一间厂”,“而且整间厂倒闭,在别人看来都是合理的”等言论。

    13日,清远市清城区举行新闻通气会,向媒体介绍该事件进展情况;清城区纪委正式成立专案调查小组,对该事件展开调查。
    16日,举报人将举报材料提交省纪委,省纪委受理相关举报。
    31日,录音鉴定结果公布。清城区纪委常委郭桂星表示:“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有任何进展将及时公布。”
    纵观整个事件,陈柏和倒了,但是事件所透露出的信息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在政府利用政策引导建陶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多少“整间厂倒闭”企业是被“搞垮”的?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初衷是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但是,政策落实到基层之后,作为督导政策执行者的某些人或相关单位却出于某种私利的考虑,将部分陶企立于政策及环保的对立面,产业政策彻底沦为其“合法”敲诈勒索陶企的令箭。
    如此想来,近两年陶企“环保压力”过大的抱怨也就不难理解了。
    2、 煤改气
    2013年7月12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环保部门从2013年9月开始主动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包括重点监控污染源基本情况、污染源监测、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费征收、监察执法、行政处罚、环境应急等。《通知》同时指出,对于不依法公开、不及时更新或违反信息公开规定的,将被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就在《通知》发布前夕,为了推动陶瓷企业尽早甩掉“三高”帽子,辽宁法库、山东淄博、福建泉州、江西高安、广东清远和肇庆等六个陶瓷产区的政府部门均已相继要求当地建筑卫生陶瓷企业限期完成天然气置换工程。截至9月30日,晋江陶企全部完成“煤改气”工作。
    众所周知的是,由于受天然气产量的硬性条件限制,国内天然气供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煤改气”则意味着天然气需求将继续加大,而国内天然气短期内供应量增幅有限,这个过程恐怕将不断出现“缺气”的现象。特别是在供暖用气剧增的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乃至出现“气荒”的概率将大幅提高。
    事实上,强制所有陶企使用天然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全国仍有不少产区可以使用煤制气,就意味着政府在正面制造行业的不公平竞争;如果大家都完成“煤改气”,天然气的供应是否能够保证(当年夹江产区就是无法保证天然气的供应,而有不少陶企转用煤制气),建陶产业是一个连续性生产的产业,如果因为断气(无法持续供应充足的天然气)而造成的损失由谁来承担负责;天然气是被垄断的,以后它的价格波动是依据什么机制,谁来监督。

    3、 喷墨打印
    据九正建材网统计,2012、2013两年是我国喷墨打印设备投产运作增长最快的阶段。2012年年底我国在线运作的陶瓷喷墨打印机达712台,当年增长设备620台;而到了2013年年底,在线运行的陶瓷喷墨设备预计超过了2000台,超出了上半年业内专家的预估值。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国产喷墨打印设备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目前已达到80%左右,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希望、彩神、泰威、美嘉、精陶、新景泰等,都是国内喷墨打印设备生产企业中的佼佼者。可以这样说,2013年,是我国建陶行业喷墨打印设备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是喷墨打印设备迅速实现国产化的一年。
     国内喷墨打印设备不断安装投产,建陶行业对于陶瓷墨水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得益于此,2013年,也是国产墨水发展最快的一年。从2008年开始,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建厂、中试及大生产检验,我国陶瓷墨水产业由发展初期步入成长期。国产墨水的品质与稳定性显著提高,使用量明显增长。国产墨水品质与进口墨水相当,部分指标优于进口墨水。目前我国大约有16家以上的陶瓷墨水研发或生产企业(明朝、迈瑞思、汇龙、道氏等),年生产能力大约为1.1—1.2万吨,两年内预计将达到3—4万吨/年,产需正趋于平衡,国内陶瓷墨水的市场价值(容量)预计在90—180亿元国产墨水的市场比例也将由目前的20%—30%迅速上升到40%以上。
    同时,喷墨印花的各种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如白墨水、下陷釉、金属釉、喷釉、喷粉等,预计都将会成为行业今后发展的新热点、新方向。
    4、驰名商标
    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新版商标法作出了一系列的新规定,特别对“驰名商标”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包括: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其实,关于中国“驰名商标”的问题,老百姓在多年前就发现弊端重重,至少在三、四年前作者就已这样写道“中国驰名商标已经沦为企业广告宣传的筹码了,已经沦为政府品牌战略绩效考核的指标了”,“如果烂到连中国名牌都不如,会不会沦为‘国家免检’的相似声誉,值得思索”。“历史与现实都在提醒我们,驰名商标是不是已经到了该清理门户的时候,否则,驰名商标的前景一定与国家免检差不多”。
    围绕近几年“驰名商标”数量井喷,不少媒体都认为是社会对“驰名商标”误读。但我觉得我们的思考是否可以更深入一些,谁导致了社会对“驰名商标”的误读?难道仅仅“驰名”二字吗?谁导致了企业对“驰名商标”趋之若鹜?仅仅是因为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忽悠功能吗?又是谁利用类似的“驰名商标”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驰名商标”的误读误导主要是由一些政府直接主导下的误读误导,他们首先将“驰名商标”纳入了所谓的“政府品牌战略绩效考核体系”,甚至成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外加丰厚的金钱奖励,企业何乐而不为,趋之若鹜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从今年5月开始限制“驰名商标”的一些使用,减弱它的广告效应。数以千计的“驰名商标”可谓是鱼龙混杂,将来会清理门户吗?谁来清理?什么标准?如果不清理,是否意味一刀切而逐渐淡出商业历史舞台?又如何与国际接轨?“驰名商标”不同于“国家免检”,不可能简单取消了之。如果“驰名商标”的利益链还存在,特别是有关部门还在利益链之中,“驰名商标”会渐行渐远吗?陶企趋之若鹜,投以重金所获得的“驰名商标”会付之东流吗?

    5、大理石瓷砖风行
    大理石瓷砖在瓷砖行业近几年发展异常迅速,开始主要限制在全抛釉产品,而现今已扩张到微晶石、瓷片、薄板甚至抛光砖等产品;由开始以瓷质产品为主,到目前已经出现了炻瓷质、细炻质等多类品质;其应用也是上墙铺地、室内户外、背景装饰等方面全面开花。
    大理石瓷砖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定义,对于大部分专业人士来说,大理石瓷砖大多只是一个大概的、非精确的概念。这里笔者根据自己对大理石瓷砖产品内涵的理解,给出一个大理石瓷砖的初步定义:大理石瓷砖是指具有大理石表面特征的陶瓷墙地砖,且产品的主要性能优于或接近大理石产品性能。大理石瓷砖的这个初步定义,主要是从产品的外观装饰特性出发,对其主要使用性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突出瓷砖产品在性能方面的优势。
    大理石瓷砖是相对大理石而产生,天然大理石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与认可,主要在于其众多的优秀特征。无须讳言,随着建陶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喷墨打印技术成功运用于建陶生产领域,大理石瓷砖产品的装饰效果逐渐趋近天然石材;加之天然石材本身存在产量受限、运输成本高、后期养护繁琐、易变色、放射性元素超标等问题,大理石瓷砖与天然大理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近。而且,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前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后者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大理石瓷砖还具有相对物美价廉的特性。
    大理石瓷砖的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涉及大理石瓷砖的产品领域一直在不断扩大,不断丰富着各种瓷砖的产品。大理石瓷砖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在不少地方替代天然石材应用,增加了设计师的选择。大理石瓷砖生产技术将不断进步,不久将来,超耐磨的产品、艳丽的红色纹路产品都会出现,大理石瓷砖产品的应用与发展具有广泛空间。在业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大理石瓷砖品类正在逐步系列化、体系化,它日有可能成为陶瓷砖产品中最重要的产品类别之一。
    6、准入政策出台
    2013年12月2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该标准将在2014年4月1日起施行,将从土地供应、环评审批、能源供给、质量和安全监管、信贷、融资以及相关企业在建筑卫生陶瓷项目投资施工建设与生产运营等方面对建陶产业的发展进行多渠道、多环节的指导和规范。
    建陶行业施行准入制度,这是一个及其敏感的话题。早在9月13日,工信部就公布了《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意见稿一出,行业哗然一片,尤其是其中两条关于区域产业规模的硬性规定,更是触动了行业企业的神经。这两条规定作为《标准(意见稿)》当中仅有的两条硬性指标,如按要求落实,将会对很大一部分产区和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果然,随后出台的《标准》删除了这两条仅有的硬性规定。
     另外一条值得注意的标准是,“环保设施完善可靠,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要求”,这是一个难以完整实现的准入条款。
    产业政策事关产业发展,其制定为各产区政府机构推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法律依据,也跟建陶企业、依存于产业的个人息息相关,企业应该时刻保持对产业政策的关注,并依此规范企业的发展方向。但是,过度敏感,大可不必。

    7、东鹏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2013年12月9日,东鹏控股个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鹏控股”,股票代码:3386)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在香港成功上市的陶瓷企业,也标志着东鹏正式迈入国际资本市场。
    东鹏从2003年提出上市的展望到成功上市,整整经历了十年的努力。十年磨一剑,足见陶企上市难度之大。不过尽管时间跨度很大,但是仍然不能阻挡陶企上市的步伐。除东鹏外,在陶瓷行业中已有亚细亚、鹰牌、亚洲、斯米克、天欣、恒达、万利等十余家陶企上市或曾经上市。
     上市究竟有何魅力,吸引如此多的陶企前赴后继?主要原因就在于,上市除了能为企业品牌带来巨大的提升外,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融资速度快、数量大,而且可以免受国家收缩银根等金融政策的影响。同时,募集的资金还可以用于扩大生产、提升产能,增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市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陶瓷企业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亚细亚等陶企退市、斯米克2011和2012连续两年亏损……陶企在上市中所遇到的挫折为行业蒙上了上市“魔咒”的阴影,让诸多跃跃欲试的陶企始终不敢跨出最后的一步。
    实际上,对于陶瓷企业来讲,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上市后企业将会面临全面的竞争,借助“金融”的杠杆作用,可以促进企业从产品、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战略调整,全面提升自身品牌的综合效应。但建陶产业素来被冠以“三高”的帽子,这会影响股民的信心,影响股市波动,而且陶瓷行业易受房地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东鹏上市究竟能否推动企业的运营,这是今年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特别是对部分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讲,尤其重要。当然,东鹏上市后的发展状况,对于扭转陶瓷行业对于陶企上市的看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关注。
    8、巴西对华瓷砖反倾销
    2013年7月26日,国家商务部官网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公布了巴西对中国瓷砖启动反倾销调查的消息,实际上早在7月8日,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已经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自中国的瓷砖进行反倾销调查,并拟以意大利为替代国来计算正常价值。
    反倾销拟以意大利为替代国来计算正常价值,这是什么概念?意大利瓷砖是世界上最贵的,在国际市场上,意大利瓷砖的平均售价是中国瓷砖的三倍,若果真如此,可就不是69.7%的惩罚性关税可以解决的了(2011年9月15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瓷砖作出的反倾销终裁普遍惩罚性关税为69.7%)。
    且不谈企业应该如何应诉,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对巴西出口的平均单价是多少?2012年9月6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已经宣布将中国进口的瓷砖关税由15%提高至35%,为期一年(实际上是2011年5月16日应巴西瓷砖制造厂商协会(ANFACER)呈书对国家工业、发展和外贸部的要求),在这样高的关税下,中国巴西两国商人会不会将进口瓷砖的平均单价作假成“虚低”,严重偏离我国瓷砖出口的平均单价,而造成中国瓷砖的倾销幅度异常严重,估计在出口贸易中这种“虚低”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间几乎就是惯用的伎俩(或称:潜规则),待相关数据出来就会证明这种担忧是否多余。
    另一个让人担忧的是,巴西对中国瓷砖反倾销成立将对我国瓷砖行业有多大影响?2011年我国对巴西瓷砖出口为3927万平方米,是我国2012年出口总量10.86亿平方米的3.7%,占我国瓷砖总产量90亿平方米的比例更低,从单一事件上来说,对我国瓷砖产业的影响甚小,就是那句话,我国的瓷砖产业尚不是出口依赖。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进口国对华瓷砖反倾销并非个案,近年来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巴西、阿根廷和欧盟从东、南、西三方对我国陶瓷出口已经形成全面压制。市场一个个失去,意味着我国陶瓷出口的大门正被慢慢关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