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宜兴陶协首次明确紫砂大师完全名单

发布:2014-1-25 10:13:21  来源: 江南晚报 [字体: ]
宜兴紫砂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这是宜兴紫砂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后获得的又一重要荣誉。日前,宜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有关方面联合发布了这一消息。与此同时,宜兴陶瓷行业协会负责人首次明确了宜兴的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完全名单。史俊棠会长表示:“紫砂大师不能随便喊,不让假大师坏了紫砂圈子的名声。” 目前宜兴地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紫砂艺人已突破2200名,从事紫砂及相关产业的更不下20万人。近5年来,紫砂销售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形成了年销售80亿元的产业链。以丁蜀镇为中心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交易额最高的紫砂产业区。此次宜兴紫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是国际通行的品牌保护制度,也是世界公认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宜兴紫砂业态健康繁荣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史俊棠说,近年来,在宜兴紫砂从国营集中生产向艺人个体生产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产业结构松散、市场秩序紊乱、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行业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其中,出现了紫砂从业人员技术职称和荣誉称号随便表述的乱象,“假冒紫砂大师”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影响了紫砂行业诚信度。 在宜兴陶协首次明确的紫砂大师完全名单中,记者发现,宜兴共有12人正式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两位大师分别于1996年、2008年去世,目前健在的还有10位,按年龄大小排序,他们是徐汉棠、李昌鸿、徐秀棠、谭泉海、吕尧臣、汪寅仙、周桂珍、顾绍培、鲍志强、曹亚麟,年龄最大的徐汉棠已82岁,年龄最小的曹亚麟也已60岁。截至目前,在陶都宜兴庞大的陶艺队伍中,已有19位国家级大师,其中有7位既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又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他们是徐汉棠、李昌鸿、徐秀棠、谭泉海、汪寅仙、周桂珍、鲍志强。何道洪、曹婉芬、毛国强、徐达明、邱玉林、徐安碧、李守才、吴鸣、季益顺等9位享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目前,宜兴紫砂艺苑共评选出48名江苏省级大师,其中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37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30人,其中有“双料大师”。 宜兴陶瓷园地诞生的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由当时的轻工业部颁发荣誉证书。在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中,宜兴均陶工艺的李守才,宜兴彩陶工艺的邱玉林,宜兴精陶工艺的徐安碧同时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这是宜兴陶瓷园地首次出现非紫砂陶专业领域的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据史俊棠介绍,历届国家级大师的评定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凡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陶艺工作者,都有着30年以上艺龄,都必须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或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技术职称及省级大师荣誉称号; 二是评选程序公开,由产区提名推荐,层层考评把关,申报材料要求严谨,送评作品水平很高,评委都是全国陶瓷行业内及大专院校的知名专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参评人员具有广泛性;入选人员极具代表性。并且初评入选后都向社会作了公示。三是有政府或行业权威部门颁发荣誉证书,由开始的轻工业部、轻工总会到现在的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目前,无论是国家级大师,还是省级大师,在宜兴市人社局官方网站、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官网、江苏省陶协官网均可查询到。(晚报记者 何小兵 通讯员 许元栋)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