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基本对象是资金的运动,资金流作为企业的血液系统,客观地代表着企业经营过程的健康程度和最终经营成果的真实程度,重要性大过说不准道不清的利润,因而资金一向是企业,尤其是集团性企业的管控重点。集团资金管控的目标,一是确保集团资金运营上的安全性;二是提高集团资金运用的效率与效益,取得相比资金交由成员单位独立分散运用而言更大的收益。但是由于集团性企业地域分散、业务繁杂、员工素质良莠不齐等特征,给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的管控带来了现实的挑战,诸如:如何就资金信息的收集进行标准化及自动化,并确保资金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何实现资金流量、流速与流向的跟踪与评估,从而协助各层级进行资金流的前导性和过程性监控?如何建立和加强资金管理分析体系,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以满足管理层分析、管理、决策的要求? 对于这些问题,信息化手段是必然的解决之道。
集团资金管控,通常可由现金管理、理财管理、决策支持三部分构成,从而也决定了集团资金管控信息化的主要领域:在现金管理方面,通过信息化进行成员公司日常经营的现金信息分级汇总,实现全面过程监控;在理财管理方面,通过信息化进行资金整合,统筹平衡集团资金的效益与风险;在决策支持方面,一般以BI平台为基础,集中金融板块、资产经营、财务公司等与资金运作相关的数据,提供风险指标预警和决策支持。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信息化的价值所在,以及集团资金管控信息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集团资金管控信息化的建设,首先要结合集团战略与业务的需求,在综合考虑多层次业务需求和信息化现状、现有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构建集团资金管控信息化蓝图。信息化推进的核心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是必须明晰信息化建设路径,使信息化建设过程透明可控。整体上,集团资金管控信息化建设路径可以从统一集团内部会计系统、现金管理、理财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设计。
作为集团资金管控的基础工作--统一集团内部会计系统必需先行实施,统一的会计系统为现金管理、理财管理、决策支持之间的联接纽带,保证了集团内部资金信息的实时性与标准化,奠定了管控的基础,集团财务公司与合作银行的联接则保证了外部资金信息的实时性。在这个过程当中,资金的余缺调剂、预算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限额管理、资金计划等都得到了体现。现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路径,应从最基础的银行账户管理开始,可由外部银行账户管理、财务公司内部账户管理、合作银行账户管理等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外部银行账户管理的信息化:形成成员公司资金信息汇总体系,确定哪些信息需要以何种方式、何种周期、何种格式上报到集团;为成员公司提供文件传输接口,用于向总部传输外部银行账户的资金信息;制定一套完整的文件传输规范,包括文档类型、文件命名规则、内容模板、上报周期,以提高集团总部汇总成员公司资金信息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