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景德镇1949~1980年瓷绘艺术巡礼

发布:2014-2-8 10:42:59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字体: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新纪元,景德镇瓷器装饰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内容。本文择选北京艺术博物馆与景德镇陶瓷馆合办的“卅年回眸——景德镇1949~1980年陶瓷艺术展”代表作品,对其展现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与赏析。

学工学农与学军

20世纪50年代初,为响应毛主席“学生既要学工,也要学农学军”的号召,全国中小学开展了“三学”活动,即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学工、学农、学军劳动。

图1这件瓷瓶所绘“新一代”图,正是那个时代“三学”活动中的一个缩影。作品绘于1954年底,分别描绘了四组学生:一为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手捧鲜花的女学生;二为身着农服、怀抱麦穗的学农女生;三为穿着工装裤、夹着铁锨的学工男生与握着铁锹的学工女生;四为穿军装、戴军帽、握着长枪的学军男生与扛着长枪的学军女生。作品笔法细腻,线条流畅,色彩温润,人物表情生动,颂扬了新一代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题款:“景市美术学校,赵惠民写,1954.12.15.”赵惠民(1922~1997年),浙江绍兴人。12岁学艺,1959年被景德镇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

送公粮

交公粮是当年农村基层生产队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即村民把庄稼收割后,晒干扬净,拣上最好的粮食,车拉人挑,或通过船运按时送到公社粮站。

图2这件瓷瓶所绘“送公粮”图,展现的正是那个时代农民们赶送公粮的情景。作品绘于1955年元月,通景描绘了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送公粮的农民们,虽然载运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挑担的,赶车的,船运的,驴驮的……但大家都兴高采烈,热情高涨,积极踊跃。画面既清新活泼,又富有情趣。瓷瓶腹部墨书题“一九五五年元月,熊晓峰作于美术合作社”。熊晓峰(1914~1996年),号醉翁、酒痴、竹影轩,江西南昌人。12岁拜师学习书画,后得益于傅抱石大师的指导和传授。该作品风格写实,笔法细腻,色调淡雅,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鲜明的时代特色。

向荒山进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地质矿藏勘察与资源科学考察活动,“向荒山进军”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壮举。

图3瓷瓶所绘“向荒山进军”图,通景描绘了白雪覆盖的崇山峻岭之中,一群又一群朝气蓬勃、充满乐观情绪的青年人,背负着各种设备与器材,举着红旗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们有的已站在了山顶,正向大家挥手。山石一处题“龚耀庭画”,钤红彩方章“印”字。龚耀庭(1910~1975年),江西南昌人。10岁即在景德镇学艺,1959年被景德镇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该作品以浅绛为基调,设色浑厚,笔法苍劲有力,兼工带写,真实地描述了勘探队员们与高山为伴,与河水同行,与密林为伍,风餐露宿,爬冰卧雪的艰苦工作情境,生动展示了新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面对“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的现实,中国各民主党派发表了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历经三年的战争,最终以中朝军队和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图4

图4这件瓷瓶所绘“幸福颂”图,描绘了12个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小朋友,他们载歌载舞,簇拥着1名披着斗篷、拉着战马的志愿军战士,场面热烈而壮观。留白处题“幸福颂”三字,落“彭兆贤作”墨书款,钤红彩篆书章“印”字。作品上人物众多,刻画生动,色彩丰富,既充分展现了祖国少年儿童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之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珍视幸福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

大跃进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精神的指引下,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图5

图5这件瓷瓶所绘“大跃进万岁”图,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丰收后人们拉着满载瓜果、蔬菜和粮食的大马车,快乐、幸福生活的场面。周围环绕着叼“囍”字的喜鹊、衔彩绸的和平鸽、飞舞的蝴蝶以及盆栽万年青等辅助纹饰,瓷瓶颈部圆形开光内写有“大”“跃”“进”“万”“岁”5个红色大字,点名主题,留白处钤红彩方章“杨澍霖”三字。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反映了“大跃进”时代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涨热情。

人民公社

1958年,在“大跃进”的同时,毛泽东又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图6

图6这件瓷盘所绘“数不尽”图,以黄澄澄的粮食为背景,描绘了繁忙的丰收景象。画面内容沿着盘面由远及近地展开:远处运输粮食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打谷场上的粮食堆成了山,有的人在装袋,有的人在称重,有的人在扛粮食,有的人在装车;近处堆满了鼓鼓的粮食袋;两个捡拾稻穗归来的小朋友背着草帽,拿着笸箩,正蹲在粮食筐的边上数粮食。装着粮食的麻袋与编筐上以红彩书写有“生产队”“人民公社”等字样。画面左下钤红彩楷书“数不尽”三字,以点明画面主题。该作品题材新颖,绘画生动,再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面貌。

敬老院

人民公社时期,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公共食堂、托儿所和敬老院,“人民公社是乐园,敬老院中度晚年”是那个时代的宣传标语之一。

 

图7

图7这幅“全福寿满堂红”瓷板画,画的正是人民公社敬老院里老人们正在春节聚会的热闹场面。作品绘于1960年。画面以写着“迎春节”三字的大红灯笼及火焰正旺的火炉盆为背景,四位饱经沧桑、须发皆白的老人围坐在餐桌前,其中两位正在猜拳行酒令,周围还围观着妇女与儿童,充满了节日大团圆的热烈气氛。左上方题“全福寿满堂红,时在一九六零年红五月之上瀚,以人民公社敬老院之见闻而作此图,黟山桃源渔者晓帆王济画于江西省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研社”。钤“济”“小帆”二方章。王晓帆(1918~1963年),安徽黟县人,“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之子。自幼学艺,禀承家传。1961年,作者卧病在床,生命垂危,他嘱咐家人拿出这块瓷板画参评陶瓷美术家称号,终于不负众望,荣膺此号。

雪山科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资源科学调查与综合考察工作。特别是1951年,为配合西藏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派出了一支西藏工作队,揭开了新中国综合考察发展史的第一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