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景德镇市老弄口12号,是一栋一百多年前的建筑,因为在一百多年前,它曾是见证了景德镇瓷都历史的一座瓷行所在地,所以在2011年3月16日,它被列入了《景德镇市第一批历史城区重要历史建筑名录》。
让人担心的是,“重要历史建筑”的光环,依然无法挽回这栋有着历史意义的建筑,从破败到废墟的命运。
由于产权关系复杂,各个部门都没有对市级保护建筑的专项修缮费用,年久失修的老宅,在几年前开始从东侧坍塌,并最终让老宅西侧的建筑也开始摇摇欲坠。
来自当地文物局的消息是,像老弄口12号瓷行这样年久失修的保护建筑,在景德镇还有90余座。我们不禁试问,是否真的有一天,我们都只有在记忆里去寻找这样的老建筑。
老弄口12号瓷行老宅被列入“重点历史建筑”保护对象。
一名老妪和一座老宅的故事
60多岁的余女士就住在老弄口中段的一套商品房内,每天,她都会下楼到弄堂深处12号老宅看看,那里曾经是她的家。作为12号老宅西侧产权的拥有者,她在里面生活了几十年,如今,她却只能看着“一场大雨后,就可能看到一些砖墙倒塌下来”的老宅,而暗自神伤。12日,记者走进了老弄口12号。
走进这座老建筑,我们还能看见一些窗户栏板上精美的木雕葵花等纹饰,但映入眼帘更多的,是破烂不堪还滴着水滴的天井屋面、坍塌程度不一的外墙……
“几年前,因为有拆迁单位说这里列入了拆迁范围,周围的居民全都谈妥补偿后搬走了,由于我一人居住感到害怕,所以我也搬了出去。谁知道,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谈拆迁,房子也一直保留着,两年前,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在这里挂上了保护建筑的牌子。”余女士说,居民的撤出让老宅从此失去了生气,无人管理也让老宅迅速“衰老”,她发现老宅东侧属于公房的那部分开始有坍塌迹象,并逐步影响到了她所拥有的老宅西侧。
余女士称,她曾想自己出资维修老宅西侧,但是东侧的问题没解决,维修也是枉然,只能作罢,但老宅的安全还是时刻牵动着她的心。
谁来关注光环下的老宅
景德镇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这样的市级保护建筑,他们只负责登记备案以及授牌,但他们没有专项维修经费,实在是爱莫能助。工作人员还出示了景德镇文物局当年回复信访办的复函,函件上称,对于老弄口12号瓷行面临坍塌的问题,该局也没有针对性的维修费用,依法应该由东西两侧产权拥有者共同负责修缮。
而在当地昌江房管所,曹玉森所长先是表态没有专项维修资金,且称老宅东侧的产权已经转让给当地土地储备中心,和房管所无关。
景德镇市土地储备中心的程副主任的回答是,虽然曾与昌江房管所文字协议接收了产权,但日常管理还是归房管所,而且当时老宅附近的一片房产他们并未全部接收完毕,仍有部分手续没有办。他们唯一能做的,是在近日派人实地查看老宅的情况,不论老宅是需要保护修葺还是予以拆迁,都将由景德镇市政府拨款进行。
春天即将来临,雨水渐多,这让余女士却更加纠结,她不知道老宅离倒塌的日子还有多远,她只知道,老宅已经经不起太久的风吹日晒,对它的修缮刻不容缓。既然有文物保护政策,为何没配套的保护细则,如果真如文物部门所说,当地有90余座被列入保护建筑的老宅和老弄口12号瓷行一样的面临危房坍塌,却又没有人来管的命运,这样的保护,意义何在?
文/图 记者余文斌 实习生陈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