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成陶瓷艺术
我很想找一首诗来形容,思索良久,却只能用几个字来附庸风雅。
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汉字,“悟”、“道”肯定是其中之一。悟是一种可以上升为艺术的感觉,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直觉,是不为片面分析的条理所蔽,而能入精微而致广大,统观全局,然后豁然开朗的体会。“悟”是天成的,因为天成所以朴实,因为朴实,所以美好。艺术家的作品传达出的是艺术家在自身已有的文化修为的基础上对生活的感知和思索后顿悟。弥漫于陈训成的作品中,最直观的,是他源自生活,感于内心的“悟”,更深层次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悟”。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点,以丰富的阅历为笔墨,陈训成的作品浑厚大气,不论是整体的布局还是意境的营造,都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和文人气。
“道”,成为之时,看似是那么多的高深与不可窥探,它形成的过程却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的,甚至每个人都会有他的“道”,只是凌乱的散着的。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以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不能须臾离开人生,可离开人生的,便不是“道”。在陈训成看来,“道”是一种随性的、洒脱的生活方式,可以奋闯江湖,可以闭门谢客,思悟过往,修心养性。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则是无处不在的大开大合的气势,于狂放不羁中可见严谨,于色彩流转中可见平淡,其花鸟作品,画中俊鸟有埋首小憩,抑或回首凝望,大都寥寥数笔,看似简单随意的用笔中包含着他无拘无束的性灵,清雅隽永之意从笔墨中晕开,蔓延至整个画面。陈训成的书法亦是如此,大道至简,用笔古拙,质朴之中又见意蕴。
陶瓷之美,与中国文人一贯追寻的意境是相通的,即为简淡的、空灵的美。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岁月安好的沉静, 一种“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安然,是能让人舍弃一些杂念,空出小片角落去悟的享受。陈训成说,他所理解的人生,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懂得做减法,让自己处于“空”的境地,然后方能重新审视,在迷茫的时候重新拾回自己的天性。眼睛也要多一些“空”的时候,才能不被眼前充斥的浮华所诱惑,手上也要经常保持“空”的状态,才能在每一个阶段抓取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很多人往往就是因为装的太满,看不清自己的天性,甚至没有时间回头看看自己的过往,也就看不见前面的路。他觉得,不要急躁,也不要去羡慕别人,别人的成就是因为他找到了他自己的生命的轨迹和事业的轨迹,找到一种契合。作为艺术家,陈训成的经历不可不谓曲折,然而如今身处于景德镇东郊僻静的三蕾化工厂内,陈训成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舒适自由。
心里“空”的话,才能在取舍之间游刃有余,才能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一步一步的升华自己的艺术境界。苏东坡有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心“空”的时候,容纳着万境,而万境,都是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的。
艺术作品很难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定好与坏,艺术也从来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大体的标准还是有,我想,这个大体的标准至少应该包含两点,其一,必须有个人世界观的含量。作品应该是创作者本人价值取向、生命状态、审美感知和对生活态度的宣泄,是创作者情感的外化。其二,必须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好的艺术作品不能背离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从这个大体的标准而言,陈训成的作品,无疑是非常好的作品。
陈训成,1968年生于广东海丰,199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陶瓷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划委员会委员、广东白云学院客座教授、汕尾市政协委员。2006年入选广东美术50周年“国际海报邀请展”,2008年作品《秋思》、《冬迹》入选广东第五届中国画大展,2011年《秋意》荣获中国收藏2011年十大艺术陶瓷品提名,2012年作品《道法自然》荣获中国收藏2012年十大艺术陶瓷名品金奖,2012年作品《境由心造》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实力派评比类金奖,作品《山水方滋》获第十五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竞赛类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