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来欧洲出差之前,因为困扰自己很久的咳嗽去看医生,很担心出差期间会不会很麻烦。他看后说,你这个是长期的问题了,也和天气又很大关系,没有什么大碍,吃几副中药就能缓解。来到欧洲的当天,就发现自己很少咳嗽了,想必原因之一是这里的空气像幼时能享受到的泉水一样甘甜。仔细盘点一下,我们身边的空气、水、食物等很多朝夕相处的环境和赖以生存的条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几十年来,它们以远快于我们曾经经常炫耀的GDP增长速度在变化着,准确地说是恶化着,与GDP一样,它们的变化被冠以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的解释,事实上大多是人为的结果。
对比意大利和中国的陶瓷业企业经营文化也是如此,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他们几乎不曾企及的发展速度,但并没有像几十年前日本和韩国企业曾经经历的故事一样产生多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我们的品牌发展速度慢原因之一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品质还有不少的差距,虽然有些同行说我们的陶瓷产品品质已经可以比肩意大利西班牙了,但仔细盘点一下,不难发现我们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讲到品质,不得不提到标准。对标准这个概念,有一种理解就是“可以千万次地重复的同一事件”。几年前,曾经跟一个为德国某知名电器企业打工的鬼佬工程师辩论说他们的售后服务不如海尔的好(那时海尔贴心的售后服务故事随便抓个老太太都可以给你讲一段)。他说我们的冰箱在使用期内除了几年才换一次雪种以外,几乎不需要什么售后服务呀。我当时说,你牛什么牛,海尔就可以造比你们德国人造得还好的冰箱。他说:我相信,但我们不能只比几台冰箱。后来,从事了品质管理以后,我对品质有了新的理解:如果大家都连续生产一万台冰箱,并在使用期内比较,好的产品会全部达到61分以上,而不好的产品可能会出现很多出色到90分以上,但总有一些只有59分或者更差的表现。如果这个比较期限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话,差别就会越来越大,这就是造就品牌差异的基础。
时至今日,海尔和中国的电器行业早已今非昔比了,我却一直觉得这个61分的理论同样能够经常透视我们陶瓷企业的芸芸众生。就像当年举全国之力几年可以搞定比肩超级大国的原子弹一样,一个企业搞出几件世界领先水平的瓷砖卫浴产品拿个90分甚至100分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问题是品牌国际化需要持续61分的产品,需要持续61分的服务,需要持续61分的管理,需要持续61分的营销,尤其需要持续61分的员工满意度。看过了很多国内外的同行陶瓷卫浴企业,经常被打动的就是这些始终如一的看似平淡的6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