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挖掘传统技艺 重振官瓷产业

发布:2014-6-23 15:55:19  来源: 汴梁晚报 [字体: ]

6月13日,官、钧、汝三大名瓷在禹州市神垕镇同窑柴烧成功。钧瓷出窑万彩,汝瓷素净典雅,官瓷润美如玉,此举填补了历史上的烧制空白,开创了一窑烧制多瓷种的历史先河,在陶瓷界是一个创新型成果,在我国烧瓷历史上也将起到深远的影响。专家指出,柴烧三大名瓷的成功,也是我市官瓷产业加快发展的一大机遇。

此次三大名瓷同窑柴烧,是由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倡导,中原民间艺术馆杜绪昌创意。此次同窑柴烧汇集了官瓷艺术大师于乐土、陈连义,钧瓷大师张自军,汝瓷艺术大师韩琴等创作的85件作品。负责此次柴烧的钧瓷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自军说,当今三大名瓷中,只有钧瓷恢复了柴烧的技艺,汝瓷、官瓷一直未破解柴烧之谜。柴烧过程中,柴的干湿度、软硬度、天气状况以及填柴的速度和方式等多种因素都决定着瓷器烧制的成败。

中国陶瓷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已是百花齐放,达到璀璨瑰丽的顶峰。宋瓷窑场首推官窑、汝窑、哥窑、钧窑、定窑,后人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其造型多仿照商、周、秦、汉的青铜器、玉器造型,风格古朴、庄重、典雅。 据考证,北宋官窑是宋徽宗赵佶亲临指挥的皇家御窑。

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简约古朴、神韵天成,是北宋官瓷最典型的艺术特色,素有“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为泥”的美誉,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了获得悦目的釉色,工匠们选料严格、讲究工艺,色彩深浅的变化不是靠简单增加色剂,而是靠增加釉层厚度来实现,不涂不绘,不渲不染,不雕不凿,不镶不嵌,造就了浑然一体的青瓷。

钧瓷、汝瓷、官瓷在宋朝之所以能完美展示并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除它们的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气外,就是它们的釉色温润如玉、丰富多彩。而促成釉色自然变化和美不胜收的手段,就是极其复杂的高超的柴烧技艺。但是由于柴烧的温度曲线极难控制,因此柴烧自古以来就是十窑九不成。

对于官瓷来说,此次的柴烧,是一种历史性突破。面对柴烧工艺复杂、温度变化大、烧制难度大的情况,这次的柴烧,经过3年的艰苦试验和探索,终于攻克了三大名瓷的柴烧技术,并成功使用这一技术在同一窑炉中烧制三大名瓷,实现了几代陶瓷人的梦想。此次烧制出的官瓷,质朴典雅。官瓷与汝、钧窑瓷器一样,特别注重釉色美。烧成过程中,选用优质木材作燃料,以保证窑内的温度和气氛。

也正因如此复杂的柴烧工艺,柴烧的瓷器产生出自然玉润的质感,古朴厚重的色泽,为历代人所痴迷。省民协副主席程健君表示,此次,钧、汝、官瓷成功同窑柴烧尚属首次,填补了三大名瓷烧制技艺上柴烧的历史空白,在中国烧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开发,我市在北宋官瓷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烧瓷器已形成了质朴无华、釉色雅丽的风格。但是,相比钧瓷和汝瓷,官瓷在产业化发展上,还需进一步努力。而此次成功同窑柴烧三大名瓷,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和业界不妨以此为契机,加大对北宋官瓷的支持和研究力度,真正把北宋官瓷产业做大做强,擦亮开封的这张文化名片。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