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行业概况
(1)国内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① 产量大,区域化分工明显
中国的陶瓷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出口国。过去国内陶瓷行业主要依靠出口,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为国内陶瓷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发达国家出于降低成本、缓解环境资源的压力,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带来了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2013年,全国陶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879家,同比增长5.74%。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27%,增速比上年回落1.7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07%,增速较上年回落2.56个百分点。全国已形成广东佛山建5
筑陶瓷生产基地,广东潮州日用、卫生、艺术陶瓷生产基地,河北唐山、山东淄博、湖南醴陵、广西北流、福建德化等日用陶瓷生产基地及江西景德镇艺术陶瓷生产基地,行业发展呈区域化、分工化、同类型产品生产聚集化的特点。
② 产业技术不断走向成熟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材料成本、燃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等各方面费用持续上涨,部分陶瓷企业开始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以降低成本,采用新型
节能自动化代替传统的生产方式,各道工序实现自动化流程和智能操作控制,节约了人力和生产用地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质量。而高能耗问题一直是困扰陶瓷行业的难题,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投资900亿元,节能4,500万吨标煤;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投资600亿元,节能3,000万吨标煤,并进一步提升大型化、智能化、节能化生产装备的使用率,以及关键设备自动化、连续化运行能力和工艺创新,重点推广快速干燥、大型喷塔和泥浆减水等技术以及富氧、全燃烧等节能环保型窑炉,推广二次能源综合利用等节能技术,促进陶瓷加工、成型、干燥、烧成等重点工序能效水平提升。
③ 逐步走向行业整合
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针对中国陶瓷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政策,加大国内陶瓷企业出口压力,过去不注重产品品质、依靠低价出口倾销赚取利润的陶瓷厂家将面临巨大的出口压力,甚至停产出局。对国内整个陶瓷行业而言,产品出口将面临重新洗牌,具有先进技术及知名品牌优势的企业将在重新整合中获得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历史机遇。
全球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全球陶瓷产业分工比较明确,国外陶瓷生产企业大多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从事陶瓷产业的某一个环节或者工序。陶瓷生产中心正在逐步转移。由于能源和原料的限制,以及人力成本的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和产能。近几年来,由于新兴陶瓷生产国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陶瓷制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世界陶瓷的总产量明显上升,国际陶瓷市场呈现出市场需求艺术化、多元化、个性化,市场竞争白热化,市场销售配套化等特点。
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全球陶瓷市场需求呈多元化和个性化,基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差异,市场上单一陶瓷品种难以满足不同地域的需求。
(2)各主要国家地区需求分析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陶瓷产品进口国。2012年,美国进口陶瓷产品51.90亿美元,同比增长 1.68%。其中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进口额分别为 8.12亿美元、11.44亿美元、3.74 亿美元,占其陶瓷进口总额的 15.65%、22.05%和7.21%。中国是美国陶瓷产品的最大输出国,201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陶瓷22.62亿美元,同比下降0.41%,占美国陶瓷进口总额的43.58%2。
2012年,欧盟从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陶瓷,中国是欧盟最大的陶瓷进口来源,占欧盟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2012 年,欧盟进口陶瓷金额为 40.83亿美元,同比下降9.36%。其中日用陶瓷、卫生陶瓷、艺术陶瓷的进口额分别为14.33亿美元、5.16亿美元、3.98亿美元,同比下降4.55%、7.45%、18.28%。2012年,欧盟从中国进口陶瓷20.99亿美元,同比下降9.47%,占欧盟陶瓷进口总额的51.41%。3
德国是全球第二大陶瓷进口国,2012年,德国进口陶瓷制品29.51亿美元,同比下降5.96%。其中日用陶瓷、卫生陶瓷、艺术陶瓷进口额分别为4.53亿美元、2.86亿美元和1.32亿美元。中国是德国第二大陶瓷输出国,2012年,德国从中国进口陶瓷4.39亿美元,同比下降4.40%,占德国进口陶瓷总额的1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