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纪友代表作品
提起陶瓷,不得不说山东淄博,说起淄博的陶瓷,就不能不说一说独树一帜的陶瓷彩绘。在这一领域,潜心创作三十余年的田纪友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年逾知天命之年的田纪友,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作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他名列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他擅长陶瓷彩绘、刻瓷、陶瓷造型及花纸设计,作品曾多次在山东省及全国获奖,受到业界的赞赏的同时,也得到了各界藏家的青睐。
田纪友,1964年生于博山,2007年8月被授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10被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2013年和2014年又分别被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和山东省轻工行业首席技师称号。头顶众多头衔,身披荣耀的田纪友,在记者面前并没有大师的架子,反而有些安静,有些内敛和儒雅。面对这自己的作品,讲起了自己创作的故事。
胆大心细的创作智慧
“震撼!确实是震撼!”这是人们对其作品的第一印象。这种震撼,一是来自于他能够将纸墨丹青的味道毫无减损地移植到了表面光滑且形状各异的瓷器表面上,而且又有所升华,另外是来自于他胆大心细的创作,敢于在瓷器釉面使用大写意与工笔细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灵动果敢中又透出了深厚的功底。
在瓷板画《江雪》中,他的胆大心细的艺术风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画面的主要地方泼墨渲染,营造出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寒冷空寂的山景,烘托出了画面的主要气氛。而在左下方的一角,一只小周轻轻划破水面,一人身披蓑衣,独钓江雪。与背景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一静一动,一远一近,一大气磅礴,一细致入微,千古名句的意境就在他笔下踊跃而出,跃然于洁白的瓷板之上。
他善于将中国画的大写意技法运用到陶瓷上。正是这种基于传统功法之上,又大胆创作的艺术性格使得他的作品画面内蕴深沉而丰富,令人流连忘返。在他看来,传统在每个时期都有变化,如果一味地将古老的东西拿到现代来,只能叫做复制,就失去了继承传统的意义。一件作品必须能引领一个时期,这才是新东西。
凭借着大胆的艺术创作和细致严谨的绘画技艺,他的作品在业界获得很多赞誉。2012年,作品四季山水瓶“春·夏·秋·冬”获得中国陶瓷琉璃艺术大奖赛金奖。作品“水墨四季”获得2014全国第四届大地奖“金奖”……
面对成绩,田纪友不仅没有丝毫的满足,而是在细致筹划今后的创作。虽然创新过程既繁琐又耗时,他能耐得住性子,能够坚守自己的东西,以其胆大心细的创作智慧,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
严谨细致的创作精神
每一次艺术的大胆尝试,都是以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细致的精神作基础的。
“像这样的一件作品,需要三次烧制。”田纪友向记者展示着他珍爱的作品。制作用来彩绘的瓷胎,往往是田纪友亲自设计,甚至亲自操刀。而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反复烧制三次,才能达到表面光亮夺目的效果。在这反复烧制的过程中,颜料完全融到釉里面了,与瓷器浑然一体了。
了解瓷器的人都知道,在釉面上绘画是非常困难的。釉面与纸张不同,由于釉面非常光滑,不吸水,很难做出纸墨晕染的效果,无法控制墨的流动,同时,瓷器表面形状各异,凹凸不平。这要求创作者不仅具备一定的纸墨绘画功底,更需非常熟悉釉面作画的特点,没有数十年的功底是难以做到的。在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与实践中,他把中国画的“墨分五彩”顺利地移植到瓷器绘制中,大胆落笔,将墨际渲染得恰到好处,画中景物呼之欲出。同时运用瓷器的特点,在不同的瓷形之上,展现不同的笔墨丹青,陶瓷上的国画,更有独到之处。
田纪友1980年考上博山陶瓷厂技工学校,学习陶瓷设计专业。1983年进入博山陶瓷厂科研所,从事陶瓷彩绘、花纸及陶瓷造型设计工作。而后又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进修。数十年的创作经历造就了他严谨细致的创作精神。就是这样一个在艺术上胆大心细,在创作中严谨入微的人,他要承担的是弘扬瓷器绘画的艺术,把淄博的陶瓷带到全国各地。
百折不挠的艺术品格
历来没有天生的大师,成为大师,不仅要具备艺术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勤学苦练,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而田纪友,就是这样一个百折不挠的人。
为了参加今年在北京举办的2014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田纪友拿来了他历时数月完成的瓷板画四条屏。四幅瓷板画分别展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风景与韵致,而四季画面之中,又分别描绘了四首古诗的意境。李白在桃花潭的倒影中诗赠汪伦,柳宗元在千山鸟飞绝的空寂寒冷中独钓江雪……
田纪友说,这四幅作品是他在春节之后就开始着手创作的,而前不久才刚刚完成。由于四幅画面要求意韵连贯,风格统一,所以必须同时思考,同时准备,同时创作。而每幅画面都要精心构思,大胆用笔,严谨绘制。稍有不满意,他就会将整幅画面抹去,重新绘制。据他回忆,几乎每一个瓷板上,他都经过了反复三到四次的推倒重建,这才完成了这四幅气韵连绵,震撼人心的作品。
就是这种不怕重来,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得他在迈向艺术高峰的路上不断奋勇先前。
2007年,博山陶瓷厂破产重组,田纪友把工作室搬到家里,面临着生活与艺术生涯中的双重转折。从此,他每天要忙着烧制陶瓷瓶,雇工人,同时还要不停地创作。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没钱来支付工人的薪水。只好把他曾经收藏的七八件老字画、老瓷器卖掉,给工人补发工资。
艰苦的创作氛围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更多的创新热情,他成功研发出“瓷上水墨动彩技法”,解决了在陶瓷上泼墨晕染不佳的问题,获得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的称号。
艺术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异想天开。瑰丽的瓷画背后是数十年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独特的艺术品格才能造就独特的作品,才开创出独特的艺术道路。而此时此刻,田纪友的画笔还正不停地在瓷器上舞蹈,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