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镇众多的瓷器街和中高档瓷店里,几乎一应俱全都是艺术瓷、仿古瓷,并且它们价格都不菲, 低的起码也要几千多, 高的达几万或十几万。而盘、碗、茶具等日用瓷大多数是在小街小巷的简陋的瓷器店和地摊上才能看到, 这是为什么? 看到这么多花色繁多, 包装精美的艺术瓷大行其道, 为什么我们的日用瓷却相形见绌呢?
翻开陶瓷史我们能够发现,景德镇的瓷都形象在早年间其实是通过其日用瓷的生产与销售来扬名立万的。从郑和船队遗留在非洲大陆的残瓷碎片,到新近从大西洋底打捞出水的300 年前的沉船货舱,我们都能看到景德镇日用瓷的温润光芒。可以这样说,当时的景德镇的日用瓷不论在国内与海外,都具有极高的品质和影响力,即使在市场经济萌动的前夕,也仍然位居国内各产瓷区的前列。
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里,景德镇在艺术瓷上确实是风生水起,而日用瓷却成为了景德镇的硬伤和隐痛。这一现象表面上,一是景德镇拥有深厚的艺术瓷根基,巨大的陶瓷艺术人才优势和政策大力扶持,为艺术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景德镇民营和个人艺术瓷企业强势崛起,它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为艺术瓷发展闯出了一番新天地。三是中国人开始有了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雅兴与闲钱,百姓越来越需要用高雅的艺术瓷来涵养人生。而实质上却是,我市进入市场经济后,很多日用瓷生产大都不上规模、小作坊式生产、设备落后、管理无序,这些因素都为日用瓷发展造成举步维艰之痛。加之北有河北唐山紧追,南有广东潮州赶超,旁边有湖南醴陵抢位,景德镇日用瓷龙头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面对昨日的辉煌和现今的落寞,景德镇日用瓷该向何处去呢?
“万物并育,道行不悖”。许多有识之士就提出“日用瓷要发展与创新,就是如何让日用瓷艺术化。”笔者认为此举可谓是击中要害,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必是振兴日用瓷的必走之路。事实上,经过数年的摸索前行,日用瓷艺术化已经得到陶瓷行业的普遍认同。像景德镇法蓝瓷有限公司等一些颇具名望的日用瓷艺术化路线的企业也崭露头角,其生产的产品也开始走俏全国,行销世界。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景德镇的觉醒和对陶瓷产业的重新定位,景德镇日用瓷的发展一定会不负众望,挺立潮头。